狂贼大胆盗挖荆州八岭古墓 民警天罗地网锁定疑犯

三把铁锹、一卷长绳、几节电池,以及一件军大衣,看到这些东西,八岭山派出所的民警们终于舒了口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教导员卢俊展示盗墓贼作案时遗留在现场洞内的大衣。

经过酷夏和严冬,近一年的追捕,八岭山派出所的民警们,在春节长假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里,成功将八岭山镇铜岭村四组的盗窃嫌疑人杨某等4 人抓获,给2011年3月轰动当地的盗墓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盗墓贼使用的作案工具。

起因 田间土坑实为“盗洞”

2011年3月6日,荆州区八岭山镇铜岭村四组的一村民,在自家屋后田间劳作时,突然发现田边有一圆形土坑,土坑内土质较疏松,与周边泥土差异很大,老农根据经验,猜测可能是“盗洞”。7日,八岭山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火速赶往现场。

经过现场勘查发现,该土坑深约3 米多,直径约为80公分。文物所专家认定该洞是盗掘古墓后回填盗洞泥土下陷所致,民警也确认了此土坑为盗墓分子留下的盗洞,盗墓分子可能已经“得手”,对古墓葬带来了严重的损坏。但现场未留下任何作案工具,这给案件的侦破带了很大的困难。

由于八岭山镇是荆州的文物重点保护区域,历史悠久,古墓群较多,该案的发生对文物保护和社会治安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市公安局副局长兼荆州区分局局长刘汉平、分局政委郭英林迅速作出指示,要调动精干力量破获此案,在原八岭山派出所所长,现任分局党委委员何俊带领下迅速成立专案小组,展开了调查。

抓捕 4名涉案人一锅端

通过对附近村民的走访和对相关人员的摸排,同时借助刑侦技术手段,在经过大量的调查之后,民警将目光锁定在了纪南镇杨某、刘某等4 人的身上,经过进一步侦查和取证,专案小组最终确定了杨某等4 人就是铜岭村四组古墓的盗墓者。

在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之后,民警却停了下来。据办案民警介绍,由于犯罪嫌疑人都为本地人,彼此之间关系要好,对盗墓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作案之后也异常敏感,而办案民警尚未获得作案工具,如果冒然行动,将会打草惊蛇,导致犯罪嫌疑人脱逃。专案民警只能等,等到犯罪嫌疑人集体现身时,寻找合适的时机,将其一锅端。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之后,抓捕的最好时机终于到来了。

2012年2月3日,八岭山派出所联合菱角湖派出所,在犯罪嫌疑人刘某家中将前往其家中拜年的杨某、陈某和胡某等人全部抓获,并同时在现场抓获吸食大麻的另外4名吸毒人员。至此,涉案的盗墓分子全部归案。

反省 都是一时贪念惹的祸

2月7日,记者在看守所见到了犯罪嫌疑人之一的胡某,他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为了一时贪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胡某称,盗墓团伙分工明确,在经过几个月的踩点之后,确定了铜铃村古墓的位置,经过商议之后,几个盗墓分子制定了周密“盗墓计划”。经过三个晚上的盗掘,胡某等人最终进入墓室,盗走了珍贵文物。

“不要盗墓,这是一条不归路”胡某流着泪,对那些想参与盗墓行为的人,给出了自己忠告,胡某说,当时就是想“搞几个钱”,觉得卖文物来钱快,后来得手后成天都提心吊胆,坐立不安,现在进了监狱,自己为盗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给家人也带了很大的伤害。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民警也在积极追缴所盗走的文物。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