蟆颐观修复工程年底完工

在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东面蟆颐山的莽莽林海中,坐落着一座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道观——蟆颐观。鼎盛时期的蟆颐观曾是四川三大道观之一,拥有近400间房屋,曾是川西南最大的道观。昨日,记者走进这座充满传奇与传说的古观。历经千年沧桑,蟆颐观已不复当年风采。目前,其修复重建工程正紧张进行。

曾经辉煌占地300亩房屋400间

蟆颐山因山似蛤蟆而得名,蟆颐观又因蟆颐山而得名。据史料记载,蟆颐观建于唐开元年间,山环水抱,在历史上曾是一块清修胜地,被陆游、冯梦龙、范成大等文人争相歌咏。“在唐代,蟆颐观曾是四川三大道观之一,也是川西南最大的道观。”据介绍,当时,蟆颐观占地面积超过300亩,观内有房屋近400间,规模十分宏大。观中的重瞳仙翁、尔朱真人、弹弓张仙等都是中国道教史上有名的人物。

神奇传说苏洵求子梦遇仙人

蟆颐观内有一道拱门,与青城山天师洞的大门在修建时间、形状、结构上颇为相似。大门未用一颗钉子,全是缝接而连,巧夺天工,十分罕见。

蟆颐观不仅在建筑规模上辉煌一时,也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道观内有口老人泉,相传当年苏东坡父亲苏洵到蟆颐观求子,晚上回家便梦见了弹弓仙人张仙给他打了两个弹子,结果不久便得了苏东坡兄弟二人。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建了老人泉。苏洵求子遇仙人或许只是传说,但苏东坡少年时读书的地方——望江楼却真的建在这里,当地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

逐渐衰落东坡读书楼只剩土丘

今天,蟆颐观的辉煌已成传说,这里早已不复当年的风采,建筑残缺不全,四处杂草丛生,香烛炉中仅剩泥沙,连后山曾蓊蓊郁郁的大片楠竹也早已了无踪迹,东坡少时读书的望江楼,也只剩下一堆土丘。“当年的300多亩地,现在还剩下100多亩。400多间房屋,也所剩无多。”据介绍,唐代以后,蟆颐观的香火渐渐不如从前。到了明代末年,又遭到战火的摧残。虽然清代康熙年间曾重建,但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香火,都远不如从前。上世纪60年代后,蟆颐观就渐渐成了现在的模样。

修复重建当年盛景有望重现

早在1986年,当时的乐山市政府就将蟆颐观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眉山市政府将其列为“市保”。令人欣喜的是,古观的修复工程已经启动,一片片仿古建筑依山而起,蟆颐观当年盛景已依稀可见。据介绍,去年底至今,有关方面投入800多万元资金,重建蟆颐观。目前,已经修复的有文昌殿、重瞳殿、慈母殿、斗母殿、张仙殿、天工殿等8个殿堂。此外,还将新增80多尊塑像,全部主体工程将在年底完成。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