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工程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 万木草堂近期向市民开放

“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被视为戊戌变法策源地的万木草堂近期将作为越秀区博物馆的一部分向市民开放。笔者昨日从城建部门获悉,万木草堂修缮工程已全面竣工,并配套建了两个小广场和专营古董字画的万木草堂复建商场。同时,由广州市政府组织的中山三路、中山四路的复建工作正在逐步实施,具有岭南特色的骑楼也在恢复中,千年广州的历史文化品位和价值将在一系列的旧城改造中逐步“复活”。

石板街将游人引入草堂

记者昨日探营发现,已经修葺好的万木草堂从外面看,仍然透着古朴之美。草堂的大门敞开着,但里面空空如也,只有青墙木窗,在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历史。

在万木草堂的右边,与万木草堂配套而建、专营书画玉石的大型商场玉鸣轩近期也开始营业。为让市民能从中山路、文德路直观万木草堂,玉鸣轩商场规划在首层正北面让出21米宽的架空层,正西面让出5.5米宽的架空层,让万木草堂与文德路西侧的番山亭以及中山四路北侧的南越王宫署遗址等旅游文化景点遥相呼应。

据介绍,万木草堂文化遗址主体及后楼建筑日前完成了总体修缮并通过了验收。近日,承建单位与文化部门办理了文物建筑管理、使用权的移交手续,万木草堂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布置康有为、梁启超、丘逢甲等历史名人的近代史陈列展示。

根据规划,长兴里入口处将兴建康梁纪念牌坊,牌坊下规划保留的石板街将游人引入万木草堂,万木草堂周边将被绿化环绕,东侧拟建康梁纪念广场隔街相望。广场中央矗立着康、梁两位伟人的雕塑,公车上书文化墙将再现当年“数贤一振臂,万夫论相属”的激昂情景。目前,康梁纪念广场因用地问题而延迟建设。

市政府2年前开始拨款修缮

始建于1891年、位于中山三路与中山四路之间长兴里的万木草堂,曾是康有为讲学之地,被视作戊戌变法的策源地,1983年被列为广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0多年过去了,草堂已残破不堪,663平方米的地方竟“塞”了43户人家,横七竖八搭建的阁棚厨房已把草堂变得面目全非,很难想象,在这样一条拥挤残旧的巷子里,当年南海先生是如何孜孜以求,一边“与诸子日夕讲业,发求仁之义,而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一边完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论著的。

从2005年12月开始,广州市政府拨款对草堂进行修缮。有关部门要求十分严格,明令工程方必须对照资料记载,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和相同的材料重现原汁原味的万木草堂,而此次修缮的投入达到了1300多万元。

据承建单位广州市城市复建有限公司的钟主任介绍,万木草堂建于晚清,建筑材料为青砖、麻石和杉木。为了与原来的风格保持一致,此次工程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专门寻找已经废弃的晚清时期的民房,向业主购买材料,而找材料也成为修缮工程的“重头戏”。

“万木草堂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青砖祠堂式建筑,我们的修缮工作要征得梁启超后人梁思礼的同意,前不久,我们把修缮后的效果图给梁老看,他表示满意。”钟主任介绍说。

史海钩沉

万木草堂曾三次易址

万木草堂的兴办,据康有为《自编年谱》载,光绪十四年(1888年),他在北京感于“国势日蹙”,乃以布衣上书,“极言时危,请及时变法”,却遭到朝廷和达官们的攻击,被弃之不理。康氏在京日久,深感朝政腐败已极,继续留在京师已无可作为,遂决意回粤,“将教授著书以终焉”,着意于培育人才。

康有为于1891年“始开堂于长兴里讲学,著《长兴学记》以为学规”。第二年,移讲堂于卫边街邝氏祠,学者渐众。至1894年,万木草堂又移至广府学宫,学生已达100余人了。这一时期著名的学生有陈千秋、梁启超、麦孟华等。

1895年中日海战,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康梁赴京会试联合在京举人发起震惊朝野的“公车上书”事件。后来,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逃亡日本,万木草堂于1898年9月被清政府查封停办。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