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庄被盗墓葬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在兰属首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彩陶四球纹瓮

据兰州晚报报道:本报报道“百名盗墓贼挖山寻宝贝”一事后,引起各方关注。近日,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博物馆以及永登县多家文化单位对苦水镇周家庄被盗墓葬进行了现场勘查。据介绍,这些墓葬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永登县博物馆馆长张玉中说,此次发现的墓葬群为马厂类型墓葬,形制有长方形竖穴墓和凸字形墓两种,葬具有木棺和垫板。葬式有仰身直肢葬、侧身屈肢葬、二次葬、俯身葬和合葬墓,随葬品以彩陶为主。被挖出的陶器从器型、花纹、质地、打磨程度以及墓葬方式来看,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陶器。陶器以红陶夹沙陶器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器表大部分未经磨光,比较粗糙。大量出现红色陶衣,也有少量的白色陶衣。纹饰以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卦形纹、菱格纹和三角纹为主,构图松散。

据张馆长介绍,马厂类型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只是更为向西,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而在兰州境内发现尚属首例。另一方面,从周家庄出土的这些陶器来看,器型比半山类型瘦高,最大径上移,纹饰以变体神人纹和四大圆圈纹为主,图案结构变得比较松散,不仅纹饰简单,而且彩绘也变得粗糙,是彩陶文化走向衰退时期的作品。虽然很有考古价值,但是收藏价值不高,所以奉劝一些盗墓贼不要动歪心思。

另据省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马家窑遗址位于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57年开始,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2001年,临洮马家窑遗址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此次在周家庄发现的马厂类型墓葬是马家窑文化的分支,对于研究马家窑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