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子时,盗墓贼被堵在了古墓内

为 “搞点钱过年”,6名山东男子打起了枝江古墓的主意,不远千里前来,踩点、炸洞、挖墓、运土、抽水、送风……就在他们忙活了几天,正做着发财梦时,民警赶到,将一名盗墓贼堵在了古墓内,其余5人也随即落网。

近日,6人因盗掘古墓葬罪,各获刑一年六个月。

没钱过年 打起了古墓的主意

今年春节前夕,家住山东的张珍(化名)坐立不安,因平日里挥霍无度,没钱过年了,就在这时,一个老乡打来了电话。

这个老乡说,湖北枝江有个古墓,墓里埋了不少文物,随便一件就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大家反正都缺钱,不如叫上几个人去挖挖看,如果挖出了“宝贝”,卖掉后一起分钱过年。

得到这个消息后,张珍随即找了4个老乡,今年1月26日,6人坐火车从山东省济宁市赶到了武汉,次日,便在枝江市仙女镇找到了“青冢子”古墓群。

这处“青冢子”古墓群属战国时期古墓,早在1991年,就被宜昌市列为了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资料图片

瓮中捉鳖 蟊贼墓中束手就擒

找到了古墓,几个人开始踩点侦查地形,用盗墓工具找到了主棺的大致位置。

1月27日晚8时许,6人来到古墓所在地,用炸药炸开了盗洞,随即开始挖掘,洞越挖越深,几人在洞口处架起个绞盘,将挖出的土渣运出来,挖了十多米后,盗洞里有了积水,因积水影响了挖掘进度,他们请来了一个电工,用水泵将水抽出,同时为防止洞内缺氧和挖错方向,还使用了送风机和照明设备。

第二天晚上,几个人又趁着夜色挖了大半夜,为掩人耳目,他们将挖出的新土四处丢弃,然后用木棒等物架住洞口,往上铺盖土和草,力求将其还原。

尽管他们认为做的天衣无缝,但还是露出了马脚。1月29日,当地一位居民路过古墓时,在地面上发现了散落的新土,怀疑有人挖掘古墓,便给枝江市博物馆打了电话,博物馆工作人员赶至现场查看后,并未发现古墓上被挖开的洞口,当晚11时许,不放心的工作人员再次赶到古墓,恰好撞上了正在挖掘的盗墓贼。

据了解,当时张珍正在十多米深的盗洞里挖掘,几个同伙有的在外围放风,有的在洞口用绞盘往外运土,发现有人赶来后,洞外几人顾不上仍在洞里的张珍,扔下他逃走,张珍被随后赶到的民警抓获。

随后,几名同伙也先后落网。今年7月13日,6人被枝江市人民法院判处盗掘古墓葬罪,各获刑一年六个月。

警报未除 古墓仍有贼惦记着

虽然这伙盗墓贼栽了,但仍有不法分子惦记着这处战国时期古墓群。枝江市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几乎隔不了多久,就有陌生面孔在位于枝江的各处古墓地附近转悠,虽然周边居民对这些人保持着高度警惕,但他们仍像闻到腥味的猫一样,走了一拨又来一拨。

记者从宜昌警方和文化部门了解到,近年来,宜昌发生过多起古墓葬被盗掘案件,虽然犯罪分子最终落网,文物也被及时追回,但屡有发生的案情仍让人担忧不已。

据了解,宜昌市对文物保护工作形成了4级保护网络,分别是市、区(县)、镇、村,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必须在一月、半月、一周和间隔几天的时间周期里,在各处文物保护地区巡逻检查,力求在第一时间发现各类不法行为。

“文物保护任重道远,需要每时每刻保持高度紧张。”一位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士称,尽管文物保护网络一直在良性运行,但这项工作需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文物保护地多分布在偏远野外,面广量大,有些在山岭地区,不少区(县)和镇一级的保护单位,无论人手还是资金都相对紧张,这也让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文物保护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完成。”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