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重振“海军街” 朱紫坊片区将整体保护修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着1100年历史、被称为福州“海军街”的朱紫坊正走出往日的沉寂,《福州朱紫坊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近日获国家文物局评审组通过即将实施,“有河,有桥,有坊”的朱紫坊的历史建筑空间将获重生。

近代海军名人聚集地

朱紫坊是近代海军名人聚集地,清北洋水师帮统、民国海军总长萨镇冰,中山舰舰长萨师俊,清北洋水师“济远”舰管带方伯谦,民国海军中将陈兆锵,民国海军第一基地少将司令方莹等都在此街巷间留下足迹。

朱紫坊聚合了中国船政文化的历史光亮。据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人士10日介绍,萨镇冰是中国海军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一生历经清朝、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4个历史阶段,其复兴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的中国海军的壮举,成就“务实重行”的武德。而作为中国首位海军轮机中将的陈兆锵,在中国军舰制造的历程中举足轻重,毕业于福建船政后学堂的他在1912年担任江造船所所长,共造船89艘。

落寞的朱紫坊古建筑

朱紫坊22号、四朝海军元老萨镇冰老宅的修缮,再度引发福州市民和媒体的关注。这一国家级保护单位内曾走出20多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人物。

这处老宅的大红漆门时常紧闭着,五进、2800多平方的大宅子现居住着五户几十位萨家后人。已有百年历史的老宅,因为近十几年未再修缮过,屋檐上许多木头已腐烂。萨家后人期待修缮工作早日进行。

夏日的坊巷传出蝉鸣,但这里几乎没有绿地。记者在现场看到,朱紫坊古建筑因年久失修呈现残败迹象,杂乱的电线在屋前屋后无序摆设,与穿坊而过、重修一新的福州内河安泰河的亮丽形成鲜明比对。

朱紫坊片区将整体保护修复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近日在福州调研期间要求尽快启动朱紫坊保护修复。此次评审通过的《规划》以将此地建成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为指向,整体保护、修复朱紫坊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省、市、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并对朱紫坊片区古建筑群进行整体保护,与三坊七巷共同集中展示闽都文化底蕴。

《规划》亦提出朱紫坊历史人文的有效传承,包括“海军街”近代海军名人故居在内,将对朱紫坊内各项“非遗”进行保护,使其成为福州传统文化传承的典范。与此同时,整治朱紫坊街区环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保留原住居民,使这里成为保持福州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居住社区。

“海军街”的历史人文将成为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游的重要元素。负责此地建设规划的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表示,已规划船政文化专项游线,其中朱紫坊、三坊七巷、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成为三个主要串接点。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