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破获盗捞海底文物案 查获出海文物722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安现场查获陶罐、香炉、小碗等各类文物。

人民网福州7月26日电(记者 江宝章 徐国庆)7月25凌晨1点,福建漳州市公安边防支队根据群众举报,在漳浦县古雷镇杏仔村码头破获一起非法盗捞海底文物大案,现场查获陶罐、香炉、小碗等各类文物161件,抓获涉案嫌疑人5人。边防民警顺藤摸瓜,深挖细查,紧接着又在嫌疑人集中查获盆、钵等文物561件。

近日,漳州边防支队岱仔边防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反映,有渔民在古雷镇杏仔村海域捞起海底文物,该所民警立即对附近海域进行布控,并在相关码头蹲点守候。

25日凌晨0时30份许,在古雷镇杏仔村码头蹲点的民警发现,从不远的海域慢慢驶来一艘小挂机船,驶到码头后停了下来,船上载着几个泡沫箱子,行迹十分可疑,岸上也有摩托车来回行驶,好像在望风探路。十多分钟后,驶来一辆吉普车停在码头,船上人员迅速将泡沫箱抬上车,车辆疾驰而去……

边防民警迅速跟上可疑车辆,在车辆驶到杏仔村洪某家中时,一举将5名嫌疑人抓获,同时缴获各类文物两箱,后经清点为161件。

将嫌疑人带回所里后,边防民警连夜审讯,洪某交代了其家附近还藏有一批前段时间打捞出水的文物500多件。民警迅速前往,将藏匿于其家附近一小店中的5箱文物缴获,经清点共561件。

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7月26日,福建省文物局专家赶到场对该批文物进行初步了鉴定。福建省文物局鉴定专家周端介绍,该批文物源自于两艘海底沉船,均为宋末元初时期的瓷器,多数为青釉,主要有碗、小洗、盏等类别,还有为半瓷半陶的盖瓮,均为福建本地的小窑口出产,其中少数为三级文物,多数属一般文物,可能是当时从漳州出口欧洲,船行至古雷海域遭遇风浪翻沉。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