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名家》(第二卷)
2014-10-16 13:36:32 来源:国学网 已浏览次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独具慧眼在茫茫画坛中选出曾竹韶、孙天牧、秦岭云、穆家麒、娄师白、戴泽、韦启美等七位当今堪称大师却鲜为人知的画家,以自己对其作品的理解,对其经历的体味,加以刻画和描述,完成了中国画史上重要一笔。书中不仅写画家的画,有时更多的笔墨给了鲜为读者所知的画家个性化的经历。作者认为,人与画、画与人是密不可分的。咫尺之间对画法画意的掌控,完全来自画外的生活,即所谓的“功夫在诗外”。
作者自述
1954年生于北京郊区昌平县一正直勤劳农家,王姓,母亲给取名景山。听老辈讲我的祖籍是山东诸城,高祖时追随刘墉来京落户昌平,置有薄田,到父辈家境衰败穷苦。
余幼喜读书,高中毕业回村先学裁缝、后学瓦匠,当过兽医、下过农田……农村中的苦累重活和贫穷屈辱无有遗漏地叫我尝遍。后入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斯时尚赶上授课的名师有:钟敬文、启功、叶苍岑、郭预衡诸先生。期间还有幸一睹校内外诸如黄药眠、李长之、李何林、白寿彝、陶大镛、冯乃超、川岛(章廷谦)、王瑶、唐弢等一批名教授的风采,亲聆謦欬。听着诸夫子那种抑扬顿挫、梳篦清晰、无一字重复的阐述,简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享受。自此,对教授一职更是倾慕有加,遂暗下决心此生当做一有经纶满腹正直不阿的真教授。只可惜自己“学殖瘠茫”,愚钝铸就,终不能忝列。毕业后两度考研究生落第,先是教了几年高中语文,后又做过一段厂长办公室秘书,于1984年考进报界专门干起了自小学时即喜的舞笔弄墨这一差事,聊以糊口。
在我心中“传道授业著书立说”的大学教授一职至今仍至高无上,但也只能空怀仰止之心了。
本书是继《往日的回忆》、《名家倩影》、《画坛名家》(卷1)之后,我的第四本小书。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