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上游先秦遗存调查报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简介: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忻州市文物管理处编著

      主编:宋建忠 王力之

      撰稿:王力之 郭银堂 李刚 钟杰

      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本书是关于滹沱河上游先秦遗存调查成果的报告。书中较为详细地刊布了滹沱河上游繁峙、代县、原平三县发现的363处遗址,年代范围从新石器到战国。本书从微观到宏观对这些遗址分布的地理位置、自然地形地貌、遗存分布状况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呈现。对了解滹沱河上游先秦时期人类活动情况,以及为下一步相关聚落研究和文物保护奠定了基础。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横涧乡桥儿沟村泰戏山(恒山南麓、五台山东北),河流先向西流,进入原平市后折向南流,进入忻府区后再折向东流。在山西境内先后流经繁峙、代县、原平、忻府、定襄、五台和盂县七个区县,穿过太行山山脉进入河北境,最后汇人渤海。以五台瑶池为界,以上属于滹沱河上游,以下属于滹沱河中游。

      历史上,滹沱河名称较杂,尤以先秦最多:战国时有呼沦水之称,秦称厚池河,《礼记》称之为恶池或霍池,《周礼》称之为厚池。东汉以来始有滹沱河之称,《史记》称滹沱,也称亚沦,曹魏称呼沱河,西晋复称滹沱河,虽然北魏一度改称清宁河,但《水经注》仍称滹沱。北魏之后。滹沱河之称基本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2006年,我们选定了滹沱河上游作为试点区域,同时向国家文物局提交课题申报并得到了大力支持。之所以选择滹沱河上游作为我们的调查区域,首先是因为滹沱河上游是一个较为封闭、独立的地理单元。滹沱河上游分布于忻定盆地,四周为高山丘陵。这样的地理单元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容易形成较为稳定的区域文化特征。其次,整个滹沱河上游可调查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之内,从流域所覆盖的面积看,较为适合区域性考古调查和研究。因为如果地域太大则有进一步分区的可能,而且费时费力非几年时间可以完成;地域太小又不足以反映区域内聚落发展变化的全貌。再次,该区域以往的考古工作虽然相对薄弱,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忻州游邀和尹村、五台阳白等一批遗址的发掘已基本确立了忻定盆地内相关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序列,为区域调查提供了可能。最后,希望通过滹沱河上游的区域调查及其成果为以后的考古调查提供借鉴和反思,这也是此课题设想的另一目的。

      此次调查的年代范围仅限于先秦时期,而未有进一步延伸,主要考虑到该区域秦汉以来文献记载逐渐增多,同时,进一步延伸意味着工作量的加大。由于旧石器时期遗存埋藏的特殊性,加之调查人员中缺少相应的研究人员,此次调查工作中放弃了对旧石器时期遗存的采集、记录。所以,本课题的先秦时期实际包含新石器时期以来至秦汉之前的数千年历史。

      本书可供从事考古、历史、古环境等方面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