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中各个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物龙凤帛画》 

 

  中国古代悠久的绘画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作品。其中,不乏有各个时期的女性形象出现。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好比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特色。观照她们能使我们窥见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演变轨迹。

 

  魏晋以前的卷轴仕女画今已无存,我们所能见到的迄今最早的“仕女画”是1949 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在这幅帛画中,出现了一位战国时期的女贵族。她虽然身材窈窕、衣着华丽,面部表情却显得十分肃穆。再参看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中所绘女墓主的形象,她年纪较大,体态肥硕,虽然在外形上与《人物龙凤帛画》中的女人大不相同,但也是一幅尊贵冷峻的样子。为何这两幅帛画中的女人都显得如此庄重严肃?因为魏晋以前,中国绘画尚未进入自觉状态,这类帛画的创作多是带有明显巫术礼仪性质的。它们被应用在丧葬仪式过程中,起着某种神秘的作用,比如是引魂升天,或是作为死者的符号代码等。这样庄重严肃的用途决定了这类帛画中女性形象程式化的肃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女史箴图》(局部)上的女性形象

 

  《女史箴图》根据西晋张华的文学著作《女史箴》绘制而成,图中描绘了贵族妇女生活的一些场景,表现了当时社会所标榜的女性美的典范。以前多以为此图为顾恺之作品,现有争议。这幅画中的女性,容貌端庄秀丽,身材修长,长裙曳地,气质十分优雅。她们安详而又从容地服从社会给予自己的角色分工,致力于服侍男人,奉献自己,这样的女人被社会表扬并树立为榜样。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由于受魏晋玄学清谈之风的影响,当时社会非常注重人的气质形象,这也影响到了画家对女性美的态度。同一时期其他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如《洛神赋图》中的洛神,虽然身份、装束不同,却同样具有这种秀丽修长、气质优雅的美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洛神赋图》局部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上层人物可以安享太平,他们的富足安逸也在绘画内容中反映出来。唐代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是最特别的:她们多是体态丰满,衣着大胆,注重修饰。张萱的《捣练图》中所画的女人一样,做些轻微的女工。在这些女人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身居后宫的嫔妃们。相比之下,她们的生活富足而又空虚,所以,在她们那雍容华贵的美丽之中往往也流露出萎靡和茫然。同时,因为她们只能把皇帝的宠爱作为最高追求,也就意味着她们中的大多数只能陷入伤感的境地,周昉就画了许多这样的伤感女人,如《挥扇仕女图》中的宫娥嫔妃。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