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年也时髦 放假春运看春晚
可以说,春节在古代,就是老少一起狂欢的日子。用清代诗人黄景仁的话说,春节可谓是“千家笑语漏迟迟”。眼下年关将至,我们却发现,年味一年比一年淡,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人们已经倦怠于去享受快乐。回想古人,他们虽然没有高科技,可每年的春节却过得非常热闹,有些习俗我们至今延续,有些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不得不承认,古人这年过得其实也很时髦。
古代“春运”发生在春节后
每逢过年,是工作一年的人们最开心的时刻,终于可以放假了。我们现在每年的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都会放假,古代也是这样,每一年,都有固定的时间放假,而且很多时候是七天假。
唐代法律规定,每一年的元日、冬至、清明三个节日都要放假七天。元日也就是正月一日,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春节。但如果你认为古代官员正月只放七天假,那就错了,人家除了元日的假外,还有人日(正月七日)给假一天,上元节(正月十五元宵节)给假一天,晦日(正月三十)给假一天。这么算下来,整个正月里,唐代的官员们大可以在家里歇着了。要是碰上皇帝、皇后、太后啥的恰好在腊月、正月过个生日、生个儿子啥的,普天同庆下,假期又能多几天。不过如果赶上不幸,皇帝、太后在正月、腊月里薨逝,那么这个年老百姓就没法过了,更不要说那些官员了。
到了宋代,休假制度更加完善了,官员们的幸福指数蹭蹭往上升。宋代实行文官制度,冗员现象非常明显,所以放假一多,全国众多官员就可劲儿地休息了。春节法定的休假天数依然是七天,人日给假一天,元宵节放假三天。到了宋真宗时期,真宗老人家觉得休息得不过瘾,又添了点儿节日,正月三日为天庆节,放假五天,正月四日为开基节,放假一天。其实很多节日假期都重复了,不过放假天数还是相当可观的。正如我们现在过年过节有时也要加班一样,宋代规定,人日官员们还得工作,不能“休务”。至于加班费,鉴于古代官员的工资很多都是年薪制,加班费无从算起,不过每逢过年,皇帝也有赏赐。
我们现在一到春节,春运就成了大事,古代人虽然没有火车,可他们一样也得坐着马车、走着路、骑着驴儿回家过年、走亲访友,这其实也是一场小规模的春运。
那时候交通工具不发达,人们出行很辛苦。为了趁天黑赶到目的地,古人往往要起个大早。女子也一般在正月初二回到娘家与娘家人吃一顿团圆饭。这时候,交通工具就五花八门了,有钱的坐车、没钱的走路。《红楼梦》中,涉及到春节的就有两处,其中一处为元春正月十五回家省亲,一处为贾家在一起热热闹闹过春节。其中元春省亲是个特例,清代的春节习俗主要在贾家过年两回里体现出来。其中说道:“王夫人与凤姐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那边厅上院内皆是戏酒,亲友络绎不绝,一连忙了七八日才完了。”古代家族庞大,互相牵扯的很多,因此过年为了礼节周全,总要都走一遭,即便是平时很生疏的,也会在过年时互相来往。
相比于我们现在的大规模春运“迁徙”,古代的“春运”发生在春节后几天,而且“春运”距离很短。
责任编辑:小赖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