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美猴王”其实并不那么“美”
2016-02-03 09:30:21 作者:白頔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中国人对“美猴王”的喜爱和推崇由来已久,如果说《西游记》是中国人的“国民神话”,那么,美猴王孙悟空就是中国人的“国民英雄”。不过一开始,这个所谓的“美猴王”其实是并不那么“美”。

古代壁画上的美猴王
中国人对“美猴王”的喜爱和推崇由来已久,如果说《西游记》是中国人的“国民神话”,那么,美猴王孙悟空就是中国人的“国民英雄”。不过一开始,这个所谓的“美猴王”其实是并不那么“美”。
美猴王长得并不美?
自唐朝开始,就已经有人用图画记载玄奘取经的故事,于是在敦煌壁画上就有了猴脸“孙行者”的形象。敦煌壁画中发现的现存最早的“唐僧取经图”,比吴承恩小说早了三百多年,其中双手合十的“猴哥”形象面目狰狞,牙槽外露。
西游记的故事在流传中不断丰富,元末明初时,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与白马的“五人天团”已凑齐。在甘肃甘谷华盖寺石窟发现的《取经归来图》对此有完整呈现。其中孙悟空猴脸无发,头戴紧箍,手持金箍棒,红衣红靴,在前引路,白马在中间,猪八戒垫后。
明代吴承恩结合前人的记载和传说写出了《西游记》。在吴承恩的小说中,孙悟空的形象基本可以概括为:矮、丑、挫,是身不满四尺、尖嘴缩腮,查耳朵,满脸毛,雷公嘴的“骷髅的病鬼”。在《西游记》小说第一回里,孙悟空自封为“美猴王”,虽然他其实长得很丑,但这个称呼在后世就这么叫开了。
86版《西游记》电视剧中的美猴王
美猴王究竟美在那里?
既然历史上孙悟空的相貌如此不堪,可是一直以来,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却为何又是如此光辉的呢?
首先,孙悟空敢于斗争,敢于向一切权威挑战。在龙宫,他“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他敢自称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把那些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平日里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水界、冥府、天庭的最高权威,在他面前一个个威风扫地。
其次,孙悟空有着鲜明的爱憎。他仇恨一切作恶的妖精魔怪,同时又对受苦受难的人有着怜悯之情。在车迟国,他曾为五百名无辜和尚解除了灾难;在比丘国,他降服了白鹿精,救出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性命。可是,在三打白骨精时,尽管唐僧念紧箍咒使他头痛难忍,甚至用断绝师徒情义的手段来阻止,却仍然动摇不了他除恶务尽的决心。
此外,孙悟空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绝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他在菩提祖师处学得了七十二变和翻筋斗云的高超本领;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了火眼金睛;在龙王处讨得如意金箍棒。后来,具有了降妖伏魔神通的他,在取经路上总是无往而不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