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箱文物级油画运至金陵美术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备受瞩目的“历史的温度:20世纪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10月25日在金陵美术馆开幕)又有动向。昨天记者从金陵美术馆获悉,10月17日晚,33箱展览作品已平安护送至美术馆的大门。昨天,金陵美术馆执行馆长刘春杰和央美的两位专家首次向记者透露了这批珍贵油画的运输过程。

 

  从北京太庙到南京“很小心”


  运输车在十多个摄像头监控下休息

 

  “这次展览先在上海启动,又在北京太庙展了一次,所有展品是从太庙艺术馆直接打包运输到南京的。”提起展览的包装运输过程,策展助理、中央美院副教授郭红梅表示,从北京太庙到南京老门东,长达20米的货车开了两天才到。

 

  记者之前便获悉,这次由央美拿出的这一大批作品可以说意义重大,李叔同、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靳尚谊等名家的作品都囊括在内,其中李叔同的《半裸女像》,被保藏了近一个世纪才拿出来露脸儿,因此策展团队从包装到运输都十分小心。

 

  央美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李垚辰透露,每幅作品根据尺寸定制了专属的运输箱,保证作品在路上时能够呆在箱子里“乖乖地不动”。“包装时先在作品背板上衬软包装,再做整幅作品的软包装和防震。”李垚辰说,遇到易碎的清末玻璃画,在做所有包装之前,还要加一道用胶带封画的程序。

 

  运输的过程也是不易。这次聘请的是国内最专业的艺术珍品运输公司打包运输,所有作品一到车上就进入了恒温恒湿和减震的状态,每辆车派10名人员护送,一路保持80公里每小时的车速匀速前进,“并且车辆只允许白天行走,晚上停靠在山东博物院,在十多个摄像头的监控下过夜。”

 

  金陵美术馆的刘春杰馆长透露,展品在10月17日晚8点抵达南京,工作人员先将大车内的展品分运在一辆辆小车上,再一一运至美术馆,忙到凌晨2点才将所有作品平安搬进馆。

 

  10件清末玻璃画和老油画很珍贵


  玻璃画是月份牌的前身

 

  “33箱作品中,除了名家名作,10件清末玻璃画和老油画也弥足珍贵。”央美的专家郭红梅这次趁机普及了之前鲜少露面的清末的玻璃画。

 

  据介绍,玻璃画由郎世宁在清朝时传入,18世纪中叶是它的兴盛时期。那时的玻璃画以广州为绘制和销售中心,销售主要有外销和国内的定制。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定制的作品。”郭红梅说,玻璃画的技法独特,需要在玻璃的反面画(正面观看),因此得在造型上反着画,也要反着着色。

 

  涂一层色需要两天干透,一幅画又往往得涂20来层色才经得起推敲,因此,玻璃画是名副其实的“慢工出细活”——一幅画少则两月,多则大半年才能好,偏偏它的外框又特别挑剔:需精美的金丝楠木框方可。因此,这样的作品,绝对不是一般家庭消费得起的。 郭红梅透露,玻璃画的定制主要来自于当时的贵族。他们买了来,一来挂在厅堂彰显气派,二来作为贵族青年男女相亲时的肖像证明,相当于现代相亲时“人没见面,先看看的‘照片’。”郭红梅称,全国现存的清末玻璃画共1000幅左右,毁一幅少一幅。

 

  金陵美术馆称“全部投保投不起”

 

  “届时,所有作品将在美术馆的4、5号展厅展出,从头到尾看过去,不夸张地说,能看到中国油画百年的发展史。”刘春杰馆长介绍,金陵美术馆这次聘请了多名特警护画,并投了价值两亿多元的保单,“严格地说这个价值是不够的,不过要全部投保的话,恐怕也投不起,因为其中一些名人单幅作品价值就要超1亿了。”

 

  记者也了解到,其中部分作品在南京展出后今后可能不再出京展览。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