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仃美术馆今日厦门开馆 一代大师作品落户鹭岛
张仃美术馆落户风景如画的厦门
5月2日上午,张仃美术馆开馆式暨当代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在厦门五缘湾文化展览苑隆重举行。今年是已故著名画家张仃诞辰98周年,其艺术造诣、地位和影响力都令后辈高山仰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更是张仃艺术生涯中一座永远的丰碑。今天的开馆式,成为了中国现当代艺术界及厦门的一件盛事,现场吸引了大批各界代表和名流等参加。
著名诗人、张仃夫人理召女士,张仃次子张郎郎,著名演员、张仃长孙耿乐等张仃亲属,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长李宝林,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姜宝林,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参事程大利等著名画家,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王来文,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重耕,厦门市政协副主席江曙霞、潘世建、魏刚等领导出席了开馆仪式。此外,著名诗人舒婷,凤凰卫视高级策划主持人、张仃艺术研究会会长王鲁湘等也出席了开馆式。
开馆仪式上,张郎郎代表家属向张仃美术馆捐献了藏品,画家徐唯辛捐赠了张仃画像,而雕塑家邹文则捐赠了张仃铜像。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著名画家霍塞也特意向张仃美术馆捐赠了三幅油画作品……张仃美术馆地处厦门五缘湾文化艺术展览苑区,使用面积3000余平方米,为单体三层现代美术馆建筑。其中,一、二层为临设展馆和常设展馆,各有1200多平方米,常设展馆主要用于展示张仃先生书画精品力作及相关文字、图表、影像等。目前,馆里已有上百幅张仃真迹,部分力作为首次面世。
20世纪中国美术不能没有张仃
作为张仃艺术研究会会长、张仃美术馆的总策划人,王鲁湘为今天的开馆付出了辛勤汗水,他也称得上是中国最了解张仃艺术的人之一。他给予了张仃“20世纪的中国美术不能没有张仃”这样极高的评价。
王鲁湘说,张仃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标志性的人物,参与和引领了20世纪中国美术许多重大事件,促进和改变了中国美术某些领域的发展走向,离开他,一部20世纪中国美术史就是残缺的。
在王鲁湘看来,张仃的伟大,并不仅仅来源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他为中国美术界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据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受到质疑,人们不再以笔墨内美为追求。此时,张仃和李可染率先到江南写生,让人们知道了“中国画还可以这样画。”可以说,张仃和李可染挽救了中国画的生命;1999年,张仃撰文《守住中国画的底线》,批评刘国松多年前提出的“革毛笔的命”以及吴冠中近年提出的“笔墨等于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画笔墨的大辩论,让人们再一次认识了笔墨的美,守住了中国画的底线。
对于同行,张仃不遗余力地给予肯定和宣传,而他自己则谦虚地自称“小学生”,终其一生,张仃都在不断地向古、今、中、外的画家甚至儿童学习。
王鲁湘介绍说,张仃不仅仅有思想,有抱负,有担当,有学问,有才情,更重要的是,他的艺术人生与中国现代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休戚相关。张仃的艺术作品、艺术活动和艺术思想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这才是20世纪的中国美术不能没有张仃的真正原因”!
艺术厦门与张仃渊源极深
当天的展馆,来自厦门各界的参观者络绎不绝……那么,一个有着如此伟大成就的艺术家,他的个人美术馆为何选择落户厦门呢?
其实,张仃与厦门有极深渊源。据悉,作为国内工艺美术及民间艺术重镇的福建及厦门,仅目前民间收藏的张仃作品中,厦门堪称全国第一。不仅如此,张仃曾领导创办了厦大艺术学院,并倡议厦门工艺美院并入清华美院。他生前还多次来厦门开会、讲学、写生,多处厦门景点进入过他笔下的山水画。“这里有他最多的学生和崇拜者,这座艺术之岛有全国密度最大的艺术院校和美协会员,张仃在厦门不乏知音……”组委会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张仃美术馆本次的落成,是张仃家属、学生、追随者和爱好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并得到了福建省文联、厦门市委、市政府、厦门大学、厦门市文联和美协等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张仃先生九泉有知,也必会欣然首肯。”提及落户厦门一事,理召女士高兴地表示。她说,厦门的风很亲和、很软,软风向着好花吹,“厦门这座城市很美,很高兴张仃美术馆能在这样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落成。”
张仃与理召的诗画情缘
厦门的五月,阳光明媚,海风徐徐,令人遐想无限……在当天的现场,已88岁高龄的理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时光仿佛回到了青涩的数十年前。初识张仃,是在革命圣地延安,理召还是一个就读于儿童艺术学院的女生,而张仃是当时学校的艺术导师,比理召年长整整10岁。那时起,俩人就结下了深厚情谊,形如亲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张仃发妻去世,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风风雨雨二十几年,他们一直是对方精神和情感生活的伴侣,还因此被称为“诗画同源”,令人艳羡。理召表示,张仃去世五年后的今天,他的作品能有一个好归宿,无论爱人还是自己都极感欣慰。
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现场的签名墙上,理召写上了自己的笔名,也是自己的昵称——灰娃。正如张仃生前评价理召所说:灰娃始终是个孩子。一般人一长大,就世故,世故以后就不再有诗,灰娃到老年还能写诗,她有一颗孩子的心。而张仃也曾这样对理召说:“我是看着你长大的,虽然你很纯洁,但我也不复杂。”
人物链接:
张仃:(1917年05月19日—2010年02月21日),男,号它山,辽宁黑山人;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壁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曾担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黄宾虹研究会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院长、《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顾问等职务。代表作品有《张仃水墨写生》、《张仃画室》、《画人行脚》、《哪咤闹海》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人之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