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规模水彩艺术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5-01-23 14:06:15 来源:北京日报 已浏览次

《天坛祈年殿》 关广志 水彩 1951年 中国美术馆藏。

《拉萨菜市》 吴冠中 水彩 19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从1715年传教士郎世宁来华传授西画算起,水彩画传入中国至今恰好三百年。今起至2月8日,中国美术馆展出的“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将带来300多位艺术家的近700件作品,组成国内最大规模水彩艺术展。而且,殊为难得的是,包括李叔同、李可染、李苦禅、吴冠中等名家的多件水彩画,均为首次走出藏品库。
“就像馆里之前举办过的百年油画展、百年国画展一样,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梳理水彩在中国的脉络。”中国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张苗苗将此次展览比作三百年来首次“大考”,既考验组织者的耐力,也考核参观者的眼力,还是对市场承受力的一次考量。当走进这处“考场”后,你会收获接二连三的“想不到”。
磨了一年也没借来作品
昨天看见展品运往布展现场时,张苗苗终于松了一口气,她和她的团队的“大考”勉强及格了。“征集太难了。”张苗苗跟进了展品从天南海北走到一起的全过程,足足花了两年,是组织团队事先没有想到的,“要找到它们,有时只能碰运气。”
作为最早去英国留学的美术生,李毅士创作过不少水彩作品,但大多在抗战年代散落到了各处。“唯一能找到的5件作品为其后人所藏,但因为害怕作品借出后不还回去,原本同意的家属一开始也反复了好几回。”张苗苗说,这批作品已残破不堪,修复后将得以亮相展览开篇“西学来潮”。
此次展品中,有不少为建筑水彩画。原来,很多建筑大师同时也是水彩高手,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童隽、吴良镛无一不钟爱水彩。“可惜的是,找遍了梁思成、林徽因的后代、亲属,一直没找到他们的原作,只有一张作品的照片。”张苗苗还透露,作为早期上海“土山湾画馆”杰出代表的张充仁的作品,他们前后磨了一年,藏在比利时的一批作品最终也未能回国。“不像国画、油画,水彩画露脸太少了,陡然有个机会,藏家心里还是有顾虑。”她说。
不过,也有征集过程比较顺利的。被徐悲鸿称为“中国艺术界中一卓绝之天才”的古元,以版画闻名,他同样创作了数量众多的水彩画。由于他的后人也从事艺术工作,特意从家藏几百件水彩画中挑选出20件参展,其中就包括作于1972年的《玉渊潭之晨》。
画坛巨匠也曾“小清新”
这次“大考”的主角儿当然是“考生”,而且个个了得。“考生”不仅年龄跨度大,从清末到21世纪初;还一水儿是明星选手,既有吴冠中、李可染、李苦禅等画坛名家,也有被尊为中国水彩画“开山鼻祖”的“南李北关”(注:指李剑晨和关广志)。
关广志创作于1951年的《天坛祈年殿》陈列在展厅“新的气象”篇章,而且,展品一侧还特意摆放了一种名为“潘普拉”的白色颜料。据了解,这是关广志的一大创造,加入这种颜料,可以让水彩画看起来像水粉画。
水彩画在中国虽然有三百年发展史,但如今能找到的最早一批作品均作于清末。此次展出的最早一件作品为传教士安东尼奥巴斯塔绘制于清晚期的《广州街景》。“它最普遍的流通形式是‘外销画’,由广东一带画师绘制后销往欧洲。”张苗苗说,那时常用的是一种产于华南地区的“通草纸”,由于大量外销,这种纸画目前在国内几近绝迹。
值得一提的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唯一存世的一件水彩画《昭津风景》也来到展场。这件作品正面是明信片,背面附文说明创作此画时的地点——创作于1905年的日本。
与表现“宏大叙事”的油画相比,水彩只能算作“小清新”。“一是它们尺幅都比较小,再就是大多为随心之作,观看起来也要轻松得多。”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艺术学博士王雪峰说。
而这种“小清新”之作,或许会让平日里自诩对美术有所了解的你连连“想不到”。在这里,你会接连遭遇“意外”发现。原来,国画大师李苦禅、李可染,油画巨匠吴冠中、侯一民,个个也是“小清新”的水彩高手。据了解,由于这批作品多为画家早期所作,且以家藏为主,此前鲜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水彩成交价仅及油画百分之一
在著名美术史论家刘曦林看来,水彩的清新之风得益于其自身特质。“不像油画、版画那样有鼓动性,便于反映热火朝天的‘革命洪流’,水彩画家可以更自由地选择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他说,正因为这样,今天的人们可以从这批作品中感受到那个年代极为难得的小情怀与小浪漫。
本次展览相当一部分作品来自上海藏家包铭新的私人收藏。在他看来,水彩画“就像一个女孩,美在透明,无法用浓墨重彩去遮掩。”不过,“小清新”如今似乎还只是看起来很美。书画鉴藏家王立军用“不及格”形容如今的水彩市场。他认为,现在市场上真正好的水彩画不多,究其原由,是因为价格太低,导致藏家惜售。
火了十多年的艺术品拍卖,水彩却始终有点儿“事不关己”。不仅上拍场作品寥寥,偶有零星之作也只拍得“白菜价”。一组拍卖数据显示,国内水彩画拍卖最高纪录由徐悲鸿的水彩《群马》保持,成交价为561万元,与他的画作《巴人汲水图》创出的1.7亿元相比,何其可怜!吴冠中也不例外,其水彩画《苏州园林》成交价为159.5万元,而油画《长江万里图》拍出1.5亿元,前者仅为后者1/100。名家尚且如此,遑论其他。
“虽然油画现在很热,但最先进入中国的西画其实是水彩。”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秘书长田海鹏认为,如今就连不少小学都开设有水彩课,但“只是定位为基础训练,太窄了。”他说,相比油画,水彩与中国的水墨更有亲近性,“还水彩以正确的定位,这次展览就是起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