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境内第一次考古发掘及其意义

    一 田野考古发掘是近代考古学的根本特点之一。1784 年托马斯·杰佛逊在弗吉尼亚州的一座土墩墓上挖了一条探沟。西方学者通常认为这是考古学史上最早的科学发掘。之所以称这次考古发掘为科学发掘,乃是因为杰弗逊的发掘注意到了地层关系,逻辑…[全文]

2017-10-23 09:13:18

从夏、夷、商三族关系看夏文化

    摘 要:夏族、商族和东夷族是夏商时期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大族团。目前,商代后期文化因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的发掘而大白于天下,东夷文化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认定,两者成为探索夏文化的两个重要基点。根据商代后期殷墟文化的特征可以认定二里冈文化和下七垣…[全文]

2017-10-23 09:10:51

良渚的国家形态

    摘要:大量考古发现显示,良渚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具备了可以讨论其形态的成熟条件。不仅精美的玉器、漆器、丝绸、象牙器、陶器,以及高超的木作建筑,意味着良渚的社会分工十分发达,农业和手工制造业之间存在确凿的分工;众多墓葬资料也反映了良渚社会分层十分…[全文]

2017-10-23 09:09:27

关于重挖著名遗址的思索

    内容提要:一些著名遗址后来或因出于学术目的或因为配合国家基本建设,都被再度发掘。选择安特生主持发掘的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李济和梁思永主持发掘的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安志敏主持发掘的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为个案,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深度的思索认为:著名…[全文]

2017-10-23 09:07:02

原始瓷起源的动力机制

    原始瓷的出现与社会复杂化进程的起伏密切相关,与东苕溪中下游地区夏商至西周时期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社会政治中心密切相关,考古学上,体现在东苕溪中下游地区中心聚落的形成。本地区在钱山漾文化之后、越国之前的文化中心,逐步形成于今天的东苕溪中下游地区…[全文]

2017-10-23 09:06:19

从出土遗物看商时期南方与中原的文化互动

    摘要:考古发掘所获古代遗存是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比较不同区域的考古遗存,可以获得区域间文化互动的重要信息。文化互动研究是探索考古学材料背后人群迁徙与交往的重要视角。以往学者对此多有探讨,如张光直先生提出的区域文化“互相作用圈”概念…就是从…[全文]

2017-10-23 09:02:20

居延汉简与劳榦的汉代西北边疆史研究

    内容提要:劳榦对居延汉简的整理与分类,继承了罗振玉、王国维编著《流沙坠简》的做法而有所变通,按照简牍的种类将居延汉简的释文分为文书、薄录、薄籍、信札、经籍、杂类六个大类,每一种类之下又按性质与内容分为若干小类。在治史旨趣上,劳榦经历了由汉简…[全文]

2017-10-23 09:01:02

新疆坎儿井起源之争

    坎儿井作为一种水利设施,曾经对新疆经济开发贡献巨大,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新疆坎儿井的起源,自19世纪末期,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多种观点,争论至今。目前关于其技术起源,主要包括汉代关中井渠说、波斯说、本土自创说;始凿年代方面则有史前说、汉…[全文]

2017-10-23 09:00:33

黄帝的都城究竟在哪里?

    关于黄帝都城问题是个“聚讼纷纭,几为士林一大疑案”,《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帝王世纪》关于黄帝的都城有三种说法,一是“黄帝都涿鹿”;二是“或曰: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三是“黄帝自穷桑登帝位…[全文]

2017-10-23 08:59:19

从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段佚文看所谓“涿鹿之

    李学勤、刘国忠在《简帛学:古代文史研究的新增长点》(《光明日报》2016、6、29)中指出:“简帛资料的大量发现,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当今文史研究的面貌,简帛资料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和崭新的视觉,来重新研究中国辉煌的古代文明。”事实确实如此。…[全文]

2017-10-23 08:58:14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