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茶叶包装五花八门,对茶客而言,不可能一一买下。蹭茶,便以一种文雅的姿态出现,去爱的茶店蹭爱喝的茶,成为许多茶客的常态。 而不同的茶店主人,面对蹭茶的客人时,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茶友体验】蹭茶时被热情吓退 福建省福州茶友小周向记…[全文]
喝茶,是要浅斟啜饮、慢慢品味的,可《茶道》(牛国栋著青岛出版社2007年4月版)一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本新书只有8万字,算不上鸿篇巨作,读起来颇感轻松,宛如一杯热茶下肚,既畅快淋漓,又耳目一新。 《茶道》的作者是一位摄影家,他的作品很受…[全文]
菜有色、香、味、形,吃菜,主要求其味与香;喝茶,看重的同为味与香。相比之下,菜的味、香易于鉴赏,茶则难矣。 一茶友指着自己的果酱瓶(代杯)说:“我儿子开茶叶店,给我一点特级黄山毛峰,刚上市的新茶!”我说:̶…[全文]
有一种阅读叫悦读。我读漫画家利烽的茶画,如入画境,身心愉悦。 茶乃草木菁华,不仅能满足人们口腹之好,还负荷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譬如茶画,在袅袅婷婷的芬芳之间,每每有文风荡漾,志趣高远。利烽以漫画手法描茗绘茶,写气状貌,巧妙地将被誉为…[全文]
兴许是家传的缘故,我自儿时就与茶有缘。依稀记得六七岁时,每到清明前后,我与小伙伴们常跟随大人们一起上山采茶。那时我家居住在现今清镇市红枫湖畔山青水秀的龙井村,只是当年还没有后来人工形成的红枫湖。 阳春三月,新茶冒尖,碧绿晶莹,母亲手把手地…[全文]
每天早上去开电脑时,便可以看到桌子上有杯热茶。透明的玻璃杯映衬着绿色的茶叶,沁人心脾。我知道是他,只有他这样一个细心的男子,才会每天不厌其烦地做着同一件事情。 然而,对他,我没有任何感觉。所谓感觉,在我看来,应该是那种让人脸红心跳、呼吸加…[全文]
闽南人是在功夫茶中泡大的,闽南人把功夫茶看得比大米还重要,举凡寻根谒祖、婚丧喜庆、敬老尊贤、交朋结友、和解是非等,无处不是以茶当先。故此,闽南人把茶叶冠于大米之首,平时习称茶叶为“茶米”,如果有谁说“茶叶…[全文]
青山四面合,茶林几坡斜。葛仙古茶的栽植地,就在济公故里浙江天台的一个山头上——天台山华顶。 拾级于山道,人人喘着粗气却神采飞扬,笑说今天洗了肺。陪同我们的陈式锭和陈邦地两位先生欣然相告,这里是4A级国家森林公园,难怪空气新鲜得简直可以拣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