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孟姜女原型为齐国武将妻子 哭长城系唐代传说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她的惊天一哭,让万里长城亦应声而崩,其分贝之高,难以想象。历史上真有孟姜女这个人吗?她“哭崩城”的事儿究竟存不存在?这个如此能哭的小女子,是怎么把长城“哭倒”的? 想知道这一切,得从齐国武将杞…[全文]

2014-09-14 16:36:33

唐代廉政法:律令设明确条款防范职官家人腐败

    在以“情”为主,强调群体主义本位的中国文化中,很多腐败现象表现在人情关系中,就此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关系主义”,或曰“关系支配性”。这种人情、关系,又突出地表现在家庭关系中。正因为如此,看似“温情脉脉”的家庭亲情关系,是造成以权谋私、…[全文]

2014-09-14 16:31:44

从唐代诗歌看唐蕃古道上的藏汉关系

    “唐蕃古道”是千三百多年前唐王朝、吐蕃王朝频繁往来的一条古道。东起唐都长安(今西安市),西至吐蕃都城逻些(今拉萨市),全长三千余公里,跨越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四个省(区)。它是祖国内地和西部边疆各族人民友好往来、团结合作的一条纽带,是藏汉…[全文]

2014-09-14 16:26:15

“胡同”一词产生于元代 原指水井

    西谚曰:“神造乡村,人造城市。” 相对于西方,北京的筑城理念更富哲思,道路的规划也更完整精细。胡同,作为北京特殊的道路形态,因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格外引人关注,且被寄寓了特殊的情感。 说胡同,要从井田制开始。《孟子·滕文公…[全文]

2014-09-14 16:21:42

元代民事审判制度之研究

    摘要:对元代民事审判制度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对元代民事审判机构进行研究,得出元代民事审判机构是多元的,这是元代在民事法律适用上采用属人法的结果;其次,对元代的民事审判程序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元代民事审判程序规范十分发达,并且出现…[全文]

2014-09-14 16:17:25

北京大取灯胡同:曾从元代道观变身明代操场

    中国北方对火柴的俗称。取灯儿一般用用刨花制成。一指宽,约20厘长,一端削尖,涂点硫磺。人们用它取火点油灯,取灯儿由此得名。 《辞源》记载:“华北地区旧时也称火柴为取灯儿。”后现代火柴传入中国,通常称“洋火”,取灯儿便叫洋取灯。 …[全文]

2014-09-14 16:14:56

宋代泉州造船术曾站在世界之巅

    人们在打造宋船(模型图) 宋船模型 古时海上贸易的辉煌,离不开船的推波助澜。 1974年,泉州后渚港里,一次“机缘巧合”让一艘宋代古船抛却沉沙,得以向后人讲述当年泉州古港的荣耀与沧桑,并由此掀起了泉州海上交通考古以及文…[全文]

2014-09-14 16:10:40

宋代茶业经济的民生作用

    茶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对宋朝国家财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因为它在 茶马贸易中的特殊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军事、外交局势。随着茶业 经济各个环节的逐步完善,茶业在民生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将茶叶 用于商品交换,已成为十分普遍…[全文]

2014-09-14 16:08:02

宋代的理学学派与地域学统

    中国学术史上所说的“学统”概念,形成并兴起于宋代,这和理学思潮是由地域性学派构成的特点分不开。从字面意义上说,“统”有两种含义:其一,指学术的正统,即清人熊赐履在《学统序例》所说:“统者,即正宗之谓,亦犹所为真谛之说也。”其二,指学脉的授受…[全文]

2014-09-14 16:04:52

揭秘宋代日本著名佛教高僧从中国“毕业”

    “丝绸之路”一般是泛指文明对话。“海上丝绸之路”则通过海道来实现文明对话。宁波在汉代墓葬中出土了玛瑙、琉璃瑱等外来的舶来品,证明了在东汉晚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开通。唐代随着明州港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交往,不仅有文献之记载,而且目前在日本列岛、…[全文]

2014-09-14 16:03:24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