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明年上半年重新开放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会以何种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 “国博改扩建工程自2007年3月动工以来进展十分顺利,今年…[全文]
日前,在对秦始皇修建的军用“高速路”——位于陕西富县的秦直道进行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时,考古人员意外地在2000年前的路面遗存中发现了3个儿童脚印。 主持考古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在明介绍说:“…[全文]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人和热爱博物馆文化的民众,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一节日。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文明成就的重要窗口,是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文化教育机构,对提高…[全文]
昨天,记者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了解到,在刚结束的合肥未建城区文物普查中,他们在刚划归合肥市的南岗镇,发现多处商周时期古遗址,如,占地达3万平方米的塘岗遗址、面积约5000~6000平方米的河墩头遗址和师姑墩遗址等。 此外,还发现当年曹操的&…[全文]
霍山县在实施移民工程治理时,发现明朝监察御史杨四知墓,遗憾的是该墓已被盗墓贼放炮炸开,墓室被盗一空,墓主人骨骸也被盗墓贼扔在一边。 记者昨日获悉,御史墓位于该县“七星墩墓葬群”,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墓葬群日前…[全文]
图为西宁庄村村委会主任马德在现存的已遭到盗挖的土包现场 3月20日至6月21日,首都博物馆举办“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一件由伊犁州博物馆送展的元代青花凤首扁壶引起了国内瓷器研究专…[全文]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梅纽因曾说:“我们再也听不见古希腊的乐器能有什么样的声音了,只有中国的编钟,还能把2400多年以前的乐音再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民乐大家、湖北省歌舞剧院民乐团团长张红阳说,“国宝编钟不仅改…[全文]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日前出土了一件黄河流域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罕见的女性人体造型陶器,经专家考证,这是我国黄河流域出土的第二件人体造型的古陶器,具有非常高的史料和文物价值。 古陶器是青铜器和瓷器的先祖,中国的古陶器历史可以追溯到1万年以…[全文]
被发现的骨骼化石 据法新社、英国《每日邮报》、德国《焦点》杂志综合消息,日前美国纽约公开展出了一具4700万年前的类人猿骨骼化石。科学家考证后认为,这个物种是人类、猿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成功填补了人类进化历程中的“缺失…[全文]
为加强保定市馆藏文物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馆藏管理人员业务水平,5月12日——13日,保定市文物管理局组织举办了2期全市馆藏文物管理人员培训班。22个县(市)的文保所所长、14家博物馆馆长、库房管理人员共计100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