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正在参观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瓮 市民正在参观老烟台风情 游客正在参观汉代煮盐盘 春秋时期的编织纹铜壶 昨天上午9点,烟台市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在 市文化中心广场举行,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和烟台市文物局主办、烟台市博物馆承办的&…[全文]
装不下“世界艺术”的博物馆 对于一个费时经年的重磅级展览,光临它的中国观众为何意兴阑珊?让中国当代人接受并喜爱这样一个堪称文化史瑰宝的艺术历史的回顾展览,显然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国庆期间,新馆启用近半年的国家博物…[全文]
10月12日,记者采访了“张之洞与近代工业博物馆”项目的资深策展人吴向阳先生。吴向阳早年参与众多工业创意园项目的策划,2010年对上海江南造船厂搬迁,对世博园区内的遗址保留的工作中提出众多可行性建议,完成多项工业类博…[全文]
我国历史悠久,历朝历代留下了丰富的古籍文献。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不少古籍破损严重,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约1500万册古籍严重老化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大中专院校的图书馆共收藏古籍4000余万册,由于历经岁…[全文]
16日上午,位于成都大邑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再添新馆——红色年代系列之知青生活馆正式开馆。来自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知青、嘉宾近500人参加了开馆活动。 知青生活馆是红色年代系列馆的第五个馆。“这座知青生…[全文]
布满污垢的大理石头像(上图)经过激光清洗,“焕然一新”(下图)。 由于年代久远,诸多文物的表面都会不同程度附着霉菌、尘埃以及虫斑等污染物。为了保持文物的原貌,考古工作者要对文物进行大量清洗工作。近些年,欧洲…[全文]
河北武安磁山文博馆现中国万年文明 15日,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文化博物馆内,碳化的核桃壳、灰化的粟米、修复的陶品、完整的石磨盘等1000多件承载着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文物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些文化遗存的发现向世界宣告:这里是黍、粟的最早种植地,核桃…[全文]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作,改善文物保护条件,广西财政日前拨付2011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1580万元,用于花山岩画、甑皮岩遗址、梧州中山纪念堂和李济深故居等重点文物项目保护。 “…[全文]
大佛的脸和手明显泛白 石家庄市尖岭村有一座释迦牟尼石佛像,属省级文物。现尖岭旧村改造工程启动,大佛也搬入“新家”。昨日,村民发现大佛的脸突然变白,不知是被洗了、打磨了还是佛头被换了。石市文物部门已介入调查。 千年…[全文]
记者16日从在河北省武安市举办的中华磁山文化节上了解到,科技考古证明,磁山遗址不仅是世界粟的发祥地,也是黍的起源地,中国黄河流域黍的栽培历史有可能追溯至约一万年前。 磁山新石器遗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发现于1972年,1988年被国务…[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