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是印度密教与我国藏族传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地域性佛教。藏传佛教造像以藏传佛教特有的崇奉为表现对象,风格上以印度密教艺术为基本依据,同时融入了藏民族传统审美和表现手法,是雪域高原的一朵艺术奇葩。藏传佛教肇始于公元7世纪初,最初主要在西藏…[全文]
据《佛说无量寿佛经》载,久远前,有佛出世,名世自在王佛,尔时有一国王,听佛说法后,即发无上道心,舍弃王位,跟随世自在王佛出家修行菩萨道,名法藏比丘。法藏志求佛道,发愿建立清净佛国,让凡夫修行佛道往生彼处,菩萨以五劫时间观察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全文]
在2009年第8期《法音》“藏传佛教绘画中的十八罗汉艺术”一文中,笔者重点探讨了十八罗汉在藏地的传播以及造像艺术的兴起,着重分析研究了藏传佛教壁画和唐卡艺术中的十八罗汉形象和艺术风格,但限于篇幅,没有对雕塑造像中的十八罗汉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全文]
8月25日,工人在修缮山西祁县文峰塔。 8月25日,工人在修缮山西祁县文峰塔。 近日,山西省祁县“塔坚强”正式开始修缮,目前脚手架已搭建完成,文峰塔塔基及围栏正…[全文]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那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 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全文]
日前,文化部首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据介绍,下一步我国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具体包括开展贯彻非遗法的执法检查、建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评估制度和监测体系、加强非遗保护与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改进、鼓励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拓展…[全文]
日前,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0月1日起施行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作出明确规定,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有力的法…[全文]
8月18日晚至19日凌晨,惠民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与魏集派出所、李庄派出所联动出警,捣毁一盗掘古墓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 惠民县魏集镇河套崔村东侧田地中有一处古墓,据考证该古墓内葬有明朝永乐帝朱棣之孙朱瞻壑,墓藏丰厚,因此也引起了众多不…[全文]
在发掘出摩诃池遗址后,成都体育中心附近又挖出蜀王府城壕,原规划提出的停车场项目是否继续,有热心市民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昨日,市规划局透露,目前该片区涉及的停车场工程已暂停,下一步,待考古和论证工作结束后将研究确定新的城市规划。 据了解,成…[全文]
庄浪县云崖寺石窟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自北魏开窟以来多个朝代的洞窟佛像,是中国石窟营建史上大规模开窟造像之风的最后止息地,对研究中国晚期石窟与佛教艺术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但随着年代的久远,窟区较多岩体处于不断变形…[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