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主身份引起争议,是因为三国流行薄葬,不封不树,陪葬的东西很简陋,金银珠宝基本不可能,最多有一些坛坛罐罐,所以难以确定墓主身份。 在一处蜂房中,仔细观察墙壁的砖,能清晰地看出有“菱形纹”、“回字形纹”的刻花。当地文管所及武侯祠博物馆…[全文]
2014年6-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地区联合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在两处象雄时期墓地共发现并清理了一座土坑墓和五座洞式墓,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对于古代象雄文化的复原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全文]
由天津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主办,深圳市木雅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法国拿破仑基金会协办、法国驻华大使馆、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筹备委员会共同支持的《飞越欧洲的雄鹰—拿破仑文物特展》将于2014年12月初在天津博物馆开幕,展…[全文]
6日,记者从中山市博物馆获悉,为迎接第五个“华侨活动日”,中山举办了《中山华侨历史文物征集品展》,展览已在市博物馆开幕,一直持续到12月7日。 中山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中山的华侨华人现在约有40余万人,分布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文]
本报敦煌讯首届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评选结果5日在京揭晓,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项目榜上有名。 据悉“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评选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等单位主办,荣获首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的分别是:山西高平市二郎庙…[全文]
展馆内青铜器受到市民瞩目 国宝级文物兮甲盘 宋代汝窑鸟食罐 昨日,首届中国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在东西湖区武汉客厅·中国文化博览中心隆重开幕。海外回归的国宝级珍品西周宣王时期的兮甲盘、代表楚文化的重要青铜器楚王盦(音ān)…[全文]
11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向内蒙古全区各级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该办法最大亮点是,内蒙古自治区地下埋藏的文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私自发掘。凡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进行…[全文]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近日对处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赤溪遗址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存,包括六朝墓葬出土两千余颗彩色串珠、唐代墓葬保有人骨、宋代房址出土象棋棋子等。 据介绍,赤溪遗址群包括赤溪遗址、赤溪墓群和溪嘴墓群,共发现…[全文]
近日,历时一年多施工周期,位于内蒙古乌海市境内的桌子山召烧沟岩画遗址保护大厅基本建设完工,这是国内唯一一处在岩画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保护工程。 保护大厅距乌海市区15公里,面积为2700平方米。保护大厅使用轻质可逆的结构,让保护建筑依附…[全文]
古牌坊被拆得只剩下一些破碎的部件 近日,网友“行者云龙”发微博称,以前游甪直时见过这座牌坊,这回委托朋友游玩时拍照留念,没想到得到这一结果。 居民感叹 古牌坊拆了真可惜 昨天,记者在甪直古镇转了一圈,并未发现…[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