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旧石器考古史上的两次大讨论

    【作者简介】杜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旧石器考古史上两次大讨论的回顾,认为引起学界长期以来对石器性质进步与原始的争论的主要原因是对石料与石器制作技术的关系认识不够,“因材施工”可能是中国…[全文]

2014-11-26 09:22:40

黄河流域史前文化变化过程的环境考古学观察

    【作者简介】张宏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9 自然环境是人类及其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当我们宏观地审视史前文化的发展过程时,离开了对相关人类文化生存环境的考察,就很难得出准确的认识。黄河流域是中国史前…[全文]

2014-11-26 09:21:21

修复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

    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 在新的建筑空间,极限复原壁画原始形态 水泉梁北齐壁画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水泉梁村西约1.5千米处,2008年5月由当地群众发现,经山西省文物局批示,2008年6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朔州市文物…[全文]

2014-11-26 09:21:17

黑龙江汉晋时期考古学遗存的分布与文化格局

    【作者简介】乔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29 刚刚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次对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全面的调查登录工作,普查所覆盖的范围和获取信息、数据的精度均非以往的文物调查工作所能与之相比,因此普查所获的信息和数据为科…[全文]

2014-11-26 09:19:52

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考古学新探索

    【作者简介】马利清,女,郑州大学考古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郑州大学考古系,河南郑州450000 【内容提要】考古学上划分南、北匈奴文化以公元48年为准。中国新疆地区曾是匈奴活动地区之一。北匈奴西迁后仍保留较多匈奴游牧文化传统因素。从…[全文]

2014-11-26 09:14:56

挹娄、勿吉、靺鞨三族关系的考古学观察

    【作者简介】王乐文,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讲师。地址:哈尔滨市,邮编150080。 【内容提要】 本文从三江地区汉唐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格局入手,探讨挹娄、勿吉、靺鞨三族之间的关系。当时的三江地区分为南、北两个大的区域,分属于挹娄和…[全文]

2014-11-26 09:12:40

西藏早期游牧文化聚落的考古学探索

    【作者简介】霍巍,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成都市610064 【内容提要】 Along with the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discoveries of the early noma…[全文]

2014-11-26 09:10:49

全球史视野下的秦汉考古学体系重构

    【作者简介】蔡万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048) 【内容提要】 秦汉考古学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西方考古学传入中国以来,秦汉考古就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和重视,先后编撰出版了一系列秦汉考古教材,但由于理论构建与…[全文]

2014-11-26 09:08:40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蕴义与影响的再审视

    【作者简介】乔治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天津300071 【内容提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全文]

2014-11-26 09:07:21

李孝迁:西方考古学“三期论”传入考

    【作者简介】李孝迁,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上海200241)。 【内容提要】西方考古学“三期论”传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下半叶,最初通过在华传教士的介绍而渐被国人所知,至20世纪初年已成为人人皆知的常识。以中文“考古学”对译英文A…[全文]

2014-11-26 09:05:51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