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博物馆与龙口市博物馆考古人员联合在滨海观光大道龙口段沿线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于9月1日首次发现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后,今日又发掘出3座墓葬和大量文物,且发掘的汉墓和清末时期的夫妻墓葬在我市属首次发现。 此次考古的第一项重要…[全文]
昨天,考古人员对西湖镇蚕桑砖瓦厂出土的西汉木椁墓进行了清理挖掘,出土了部分漆器残件和陶器残片。清洗干净的漆器残件上花纹精美鲜艳,充分说明当时扬州的漆器工艺已具有相当水平。[全文]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诸由观镇东羔村一处与白石村文化遗址年代相当的村落遗址,近日正在紧张发掘中,目前已经从发掘的400平方米范围内清理出8座房址,并发掘出大量的海蛎皮等海中生物遗骸,说明5000年前的该村落已有渔业。 是美女就来挑战广告之星你…[全文]
周围建筑已将“陕西忠义官兵墓”本体层层封堵,根本无法看清其全貌,而墓冢封土则成为周围居民倾倒垃圾的场所。图左石碑为该墓界碑,中间杂草丛生的地方即墓本体。均为吴文峰摄 ●该墓为长沙目前发现的埋葬人数最多的合葬墓 ●…[全文]
昨天,我市在西湖镇蚕桑砖瓦厂附近发掘出一座西汉木椁墓,该墓葬长11米、宽5.3米,是近10年来发现墓葬规模最大的汉墓。经考古专家证实,该墓葬分为主墓室和外藏椁两部分,曾遭盗掘,从规模及构造上看,墓主人具有一定身份。 该墓葬于一周前由蚕桑砖…[全文]
日前,经过市考古队一年多仔细不间断地挖掘,位于漕河西路尽头的南宋北门遗址的城墙、水井、道路、柱石、水门等遗迹,逐渐重见天日。扬州古城东西南北四门现已齐全,在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期间将向游客展示扬州灿烂的古代文明。[全文]
《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研究人员对秦始皇陵勘测结果表明,地宫中不仅有水银而且藏量非常巨大,有人推测可能多达几十吨甚至上百吨。近日,陕西有关专家根据有关情况推断,秦始皇陵的水银部分来自于…[全文]
历经台风连番折腾,“南海I号”打捞工作中断20多天后继续推进。30日,从海上打捞现场传来消息称,8月28日,巨型沉井开始横穿第一根底梁,直接决定沉船打捞成败的“海底穿针”关键一环,在社会各界关…[全文]
桐梓县夜郎镇一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宋墓群,引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高度重视。昨天,记者赴桐梓对此进行了采访。 修公路挖出古墓 连接习水县温水镇和桐梓县新站镇的习新公路目前正在建设中,这条公路途经桐梓夜郎镇。7月17日…[全文]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一位负责人近日透露,中国目前没有挖掘秦始皇陵的计划,秦陵将长期处于原样不动的保护状态。 “我有生之年肯定不会看到挖掘秦始皇陵了,我认为,当世的中国人没有人能等到开挖的那一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