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梗石刻造像 昨日,记者从重庆市考古所获悉,考古所近日在位于大足县的重庆市玉滩水库工程库区勘探时,发现文物点49处,其中古墓葬42处、古遗址3处、石刻造像4处,时代延续从东汉至明清时期。专家表示,在发现的4处石刻造像中,茅草梗与双河口两…[全文]
近日,泰宁县文物普查办的工作人员在该县杉城镇张家坊村农家发现一方记载泰宁古代庙学搬迁的青石碑。该碑高2米、宽1米,碑顶为圆头形,正面碑首横刻“泰宁庙学迁记”6字篆体,正文竖刻688字楷书,字体周正秀美;碑沿满刻祥云、…[全文]
经过仔细复原的战国时代盔甲,穿在塑料模特的身上也显得威风凛凛。 漆木敦,盛放煮熟的稻、梁等饭食的器具。 虎座鸟架鼓(仿制品)。 明日,《剑舞楚天——湖北九连墩战国墓文物展》将在广东省博物馆隆重开幕。精选的111件(套)九连…[全文]
近日,由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奚三彩率队的国家文物保护专家组来我市考察。在实地考察双墩汉代墓地和皖西博物馆后,专家组就双墩一号汉墓墓室及“黄肠题凑”紧急保护方案召开了论证会议。 与会代表认为:双墩汉代墓地作为2006年全…[全文]
24日,在蓬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莱水城南城墙复建工程中,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发现5处宋朝遗迹和瓷器、石碇、铜钱等文物,从而以实物证实了蓬莱水城城墙兴建于宋朝的历史记载。 在南城墙发现的5处遗迹中,有珍贵的宋朝瓷器5件,其中,定窑系白…[全文]
5月21日,挖掘人员在禹墟遗址进行分层挖掘 5月21日,中国社科院考古专家王吉怀教授展示在禹墟遗址新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陶片 昨天上午,记者在禹墟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已经开挖了四个10米见方的探方,每个探方挖掘深度有5…[全文]
木板漆画———1965年11月出土于山西大同市东南十三里的石家寨村北魏琅邪康王司马金龙夫妇的墓室中,是南北朝时代难得的一份重要画迹。 墓室里的大量艺术品 这座墓室全长17.5米,墓道长28米,是已发现的北魏早期墓中最大的一座。据考古…[全文]
叙利亚27日将截获的700余件走私文物交还伊拉克国家博物馆,这些文物在美军入侵伊拉克引发的5年战乱中陆续被盗。 这批失而复得的文物包括金项链、短剑、陶瓷雕像、陶罐等。它们在叙伊两国官员出席的庆祝活动中被短暂展出。叙利亚官员说,叙方过去几年…[全文]
4月28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主办的“佛舍利五重宝塔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专家们对佛舍利五重宝塔的制造地、时间、形制、图像、宗教内涵等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 五重宝塔惊世人 佛舍利五重宝塔系王崇仁2…[全文]
3月末至4月上旬,我省文物普查工作者在邯郸涉县新发现西辽城、虎头山、偏店三处旧石器遗址。与该地区在1994-1995年时曾发掘的新桥遗址一起,确定了该地区旧石器时期自早至晚的年代序列,即新桥遗址—西辽城遗址—虎头山遗址—偏店遗址。文物普查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