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玉器收藏的十大误区

    明代玉人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投资渠道的拓宽,玉器成为保值增值的主要收藏品之一,小到几百元,大到几万元,乃至上千万元,人们对玉器收藏可谓一掷千金。笔者凭借多年的收藏经验,发现在玉器…[全文]

2011-08-08 10:58:29

良渚人为什么将眼睛隽刻在玉器之上

    一双灵眼,不光在看,更在发现。良渚人首先发现了眼睛在第一时间里的妙用,眼睛里一定有神灵,于是他们便把眼睛隽刻在坚硬而又温润的玉石上,与神永恒。 石头上,眼如繁星,良渚人有多少玉器,就有多少双眼睛,良渚的玉器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有良渚…[全文]

2011-07-29 15:07:17

在玉器上的古蜀文字里寻找三星堆之谜的钥匙

    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发现了两个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青铜器,三星堆自此“一醒惊天下”。其实,早在1927年,三星堆最先被世人知晓的,却是400余件窖藏玉器。 日前,成都理工大学矿物学教授、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张如柏出版的《…[全文]

2011-07-29 15:06:45

念亲说玉:和田玉的起源和分类

    吴念亲: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央视《鉴宝》栏目玉器专家、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栏目鉴宝专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和田玉这个名词按地矿部门的标准已被广义化了,它已经不再是单指和田地区所产的软玉,青海料、俄料、韩料等都统…[全文]

2011-07-29 15:06:16

慧眼识别翡翠之翠

    翡翠的矿物名为硬玉,之所以命名为翡翠便在于它令人赏心悦目的颜色,尤其是翠绿色。在高档翡翠中,素有“色绿一分,价高十倍”一说。如何看懂翡翠的“翠”,是很多翡翠初入门者的困惑。 其实,掌握翡翠的翠色只需四字足矣,即“正、浓、鲜、均”。…[全文]

2011-07-29 00:54:08

齐家文化玉璧鉴别

    齐家文化时期的玉器种类很多,玉璧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个大类,相对于其他种类而言,其品种齐全,数量众多,使用广泛,影响深远。 一、形制 形状:齐家文化玉璧的形状有圆形(大部分都不是标准的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圆形等。璧的外缘…[全文]

2011-07-29 00:53:19

新疆岩矿宝玉石专家称翡翠手镯多是石头变

    花了一万多元买的翡翠镯子经检验是只充色的假翡翠镯子!“你看,镯子上这种绿色分布很不自然,都是沿着这种裂痕分布的……这种镯子很有可能就是用网上讲述的那种石头做出来的。”7月15日,新疆岩矿宝玉石质检站常务副站长岳蕴辉给送检者宋云静讲解依据。 …[全文]

2011-07-29 00:52:19

玉和玉器及价值漫谈:俏色精品玉器

    俏色精品玉器是艺术精品玉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玉器是把玉材局部上的天然色彩部分设计制作到玉器的某些部位上,使这些部位产生符合玉器造型表现的物体实际色彩,或者使玉器内容产生某种特定的涵义。将玉料上的天然色彩部分非常巧妙、准确地设计、制作到玉…[全文]

2011-07-29 00:09:39

玉器收藏界的行话

    朱砂红 鸡骨白 水银沁 从本期开始,本版将开设“念亲鉴玉”专栏,特邀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吴念亲为大家详解关于玉器鉴定的点点滴滴,吴念亲现任《中国出土玉器全集》主任编委、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会长、…[全文]

2011-07-20 09:26:09

赏玉为主雕为辅 其本天成怡笔著

    真正懂和田玉的人,只会把玉的皮色视为美人之衣,恋花之蝶。把和田玉的皮色剥去,内在才是美玉。玉是体,皮是衣,先有体后有衣,皮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因此,和田玉的美主要在自身的“体”上,而不是皮。 …[全文]

2011-07-19 11:43:44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