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识:“大明宣德年制” 六字楷书青花双圈款 永宣青花是中国青花史上的里程碑,自元青花成功少量烧造后,永宣青花是陶瓷史上首次大量烧造的丰碑。 此件青花碗即是此时的青花美器。碗敞口微撇,敛腹,圈足,碗身绘缠枝…[全文]
刀刀宣纸贵 “一刀900多元,去年才700元,早知道,去年多囤点啦!”正在北京琉璃厂某书画用品店选购宣纸的陈先生,面对再度涨价的宣纸,感慨颇多。 陈先生告诉记者,一刀宣纸是一百张。每张都能切成四张长二尺,宽一尺…[全文]
看一把紫砂壶的优劣一般从三个方面去考虑:造型、做工、实用性。一件优秀的紫砂壶作品应具备结构合理、制作工艺精良和实用性强的特点。所谓结构合理,是指壶的嘴、把、盖、钮、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 工艺精良,是指制作水平高超,作品“精…[全文]
珐琅彩创烧于康熙时期,当时是专为皇室而制,其烧制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烧至而成。 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是极为名贵的御用器。它一经问世就秘藏于皇宫内苑,专供皇…[全文]
算盘在过去几乎是家家必备的用具。这倒不是因为过去的民间商业兴盛,市井百姓都要借助它来算数,而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小学生课程里设有一门珠算课,小孩子每周要带算盘到学校一次,辅以口诀学习珠算。所以过去每到珠算课,各式各样的算盘、噼噼啪啪的拨打…[全文]
8日上午10点过,水碾河南路44号,杨红英站在自己的店铺里看着报纸,面前的柜台上,摆着一排排修笔的工具和各式各样的钢笔……今年55岁的杨红英是一名“修笔匠”,她从业28年,修过无数支钢笔。 …[全文]
永乐白釉方流直颈执壶 高32.6厘米 1983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出土 永乐白釉浮雕莲瓣纹束腰三足座 高19.3厘米 1983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出土 与其他色釉瓷相比,白瓷制作较为简单,因此在历史上创烧时间较早。制作理…[全文]
元青花瓷是世界珍贵的艺术瑰宝。元青花加金彩瓷器更是凤毛麟角,十分罕见。 收藏家:谷敏家族(美籍华裔) 收藏渠道:拍卖会 年代:元代 尺寸:高43 cm 此梅瓶通高43cm,小口、丰肩,器形规整,胎质坚实,釉面白中闪青,青花色调蓝艳…[全文]
翡翠应龙印章正面 翡翠应龙印章背面 翡翠的雕刻题材以其丰富的多彩图案表达其文化内涵,而其题材通常以自然物象或者传统故事为题材,因着重于寓意吉祥的内涵而有别于一般装饰图案。实际上翠雕题材与中华玉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是伴随着中…[全文]
《华祝三多图》又名《华封三祝图》,绢本大帧,为任伯年41岁时力作(见丁羲元《任伯年年谱》),也是其一生之中不多见的精品。作为海派书画的领军人物,任伯年的绘画艺术和经济价值,和赵之谦、吴昌硕一样,在当前的艺术市场中给大大低估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