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职业画家”,往往正是一些失去了正式职业的画家。现在如此,古代更是如此。只不过,在古代,想要选择当一名“职业画家”,需要更多的勇气。因为自唐宋以来的文艺传统便是:“以画为娱则高…[全文]
国画在我国是一个由来久远、博大精深的画种,收藏的人也很多。国画收藏学问很大,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收藏的法则永远是物以稀为贵。资源的稀缺性、惟一性都可套用到国画的收藏中;笔者感觉有三条最为重要,也算是个人的管窥之见。 初涉国画收藏,首先要有…[全文]
80年前,“一·二八”淞沪抗战在上海爆发,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因战祸而被迫流离失所,终于举室迁返羊城,离开了上海,从此重新以岭南为其艺术活动中心。而其传世以第一次淞沪战争为时事背景的《东战场的烈焰图》轴,正…[全文]
中国画自与诗词结合后,诗在画面中就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宋代院体花鸟画中尤其如此。诗词在绘画中或含蓄地、比拟地表达画家的心境,或象征地、抒情地传达画家的情感。宋代院体花鸟画中的诗画结合基本上可以分为以诗作画、为画题诗和诗画相融三种。 …[全文]
秦淮名妓马守真以擅画兰、竹、石著称 自午门进入故宫博物院,沿中轴线从太和门直至乾清宫,再向东经过景仁宫,才到达延禧宫。这里挂着牌子,“古书画研究中心”。延禧宫正在整修,宫门处也没有明显指示,非要绕过因施工而临时拉起…[全文]
时下,“海派”一词可谓深入人心。艺术市场上,从“海上三任”到吴昌硕、虚谷,这些名字个个如雷贯耳。尤其任伯年这一海派巨擘,更是从来就不缺乏“粉丝”。 任…[全文]
相对于近现代绘画的火爆,晚清与民国书法作品还处于一个发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价位提升的空间依然值得期待,这就给了藏家们施展眼力与魄力的机会。 山西民国书法作品收藏家杨淳渊先生向记者介绍说,根据拍卖市场的走势与市场认可度来考量,一般来讲,…[全文]
纵观画史,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花鸟画,以其特有的“寓兴”、“抒情”感发素质,通过比兴等与人发生联系,寄予和表达感情,不单是要描绘自然结构规律,关键是要借此表现生命的神韵。传统的…[全文]
工笔花鸟画在唐代确立风貌,五代成熟品格,两宋鼎盛气韵,元、明、清之后,标举“士气”、“逸品”的文人画思潮影响中国画的审美倾向,工笔花鸟画渐趋没落。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传统意识回归,扎根于民族土…[全文]
齐白石《金鱼》 “我们把水墨当作材料来看,还是具有民族价值观的载体来看?是不是用水墨材料就会把民族价值观放进去?如果这样,国外艺术家用水墨材料去创作,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 近日,一场《回到地域·水墨与…[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