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结晶是古代艺术品。“盛世收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民间收藏市场波澜壮阔,收藏爱好者达到数千万之众。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时代风尚的影响,或利之所趋,致使历朝历代都有珍玩艺术品的仿…[全文]
展览期间逢周六将安排知识讲座及鉴定 展品由中华古玩网同期线上展览及拍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结晶是古代艺术品。“盛世收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民间收藏市场波澜壮阔,收藏爱好者达到数千万之众。但是,…[全文]
到了魏晋南北朝和唐代,中国绘画艺术从质朴渐次走向全盛,这时期的很多重要画家以大幅作品和壁画传承于世。如著名画家顾恺之,以天才文人曹子建的名篇《洛神赋》为蓝本,绘就传世巨作《洛神赋图》。由于纸质纤维的保存寿命原因,我们当今所看到的该画其实是宋…[全文]
海内皆臣 岁登成熟 道毋饥人 践此万岁 老祖宗知道文字的尊贵,把文字用了个绝。甲骨钟鼎,石鼓青铜,砖瓦权量,处处可见文字的踪迹。同样,循着这些承载文字的文玩宝物,今人得以穿越时空,回归过往,知悉我们的前世与来路。 在这些宝贵…[全文]
辽代是公元907—1125年间统治中国北方契丹人的王朝,与北宋对峙,后被金灭。在长达二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契丹族人在铜镜铸造方面广泛借鉴了唐镜雄健厚重的风格和宋镜柔和俏丽的特色,并结合本土风俗习惯,形成辽代铜镜重要的特征。辽代铜镜特征明显、…[全文]
此镜的构图十分精美,水中浪花似在翻动,浪上点缀些花叶,有向上的摩羯、有张着大嘴的怪鱼、怪兽;一条载满了人的龙船;驶于波浪滔天的海上;船头数人,船尾数人像是在划船,镜背中间上部铸有4个近似蝌蚪文的变体字“煌丕昌天”。四字排成两行于正前方显赫位…[全文]
商后期青铜器纹饰中动物纹样大大增加,最典型的花纹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饕餮纹,其形状多变,一般尾部下卷,鼻额突出,咧口利爪,巨目凝视,雄严诘奇。有的大幅饕餮纹纹体鼓起,曲角高耸,突出器外,配以浮雕龙、虎、羊首、鹿首和牛首等动物形象,峻挺方折、精湛…[全文]
一、晋·谯秀《蜀记》: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八人在蜀得到成仙,称之为“蜀中八仙”。 二、唐代“饮中八仙”,又称“酒八仙人”: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全文]
明代书画形式,除卷轴、册页之外,又出现了折扇与对联,而纨扇没有了,手卷的前部出现了引首,这在宋、元手卷中是没有的。 明代其早期绘画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总的是以学习前人为主。一部分人追求南宋画院遗风,即学马远、夏圭一路的山水,多使用侧…[全文]
朱熹书《致彦修少府尺牍》,纸本,纵27.3厘米,横55.1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晦庵,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14岁丧父,19岁进士及第,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