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25日,“山水清音——庄小雷、郭宝君、买鸿钧、刘旭中国画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本次展览由国家大剧院与北京画院联合主办,呈现了四位艺术家的百余幅作品,展现了近年来他们…[全文]
位于山西大同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第三窟,被原比例、高精度复制到千里之外的青岛。文献记载,它开凿于北魏,是可容纳3000余人的大型塔庙窟,形制罕见,我们熟悉的那尊阿弥陀佛高…[全文]
埃德蒙-鲍徹登(Edmé Bouchardon)是一位法国雕塑家,也是画家和绘图员。于1698年5月29日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中,他的父亲和兄弟也都是雕塑家。他在1722年被…[全文]
7月4日,伦敦苏富比(微博)将拍卖一件19世纪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 Antonio Canova 的雕塑作品——‘和平女神半身像’(The Bust of Peace),…[全文]
黄花梨,古无此名,古书一般称它“花梨”,也叫“花榈”,后来才被称为“黄花梨”,以区别现在的“新花梨”。《本草纲目》有降香的记载,称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血脂,做枕头可舒筋活血…[全文]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纹样跃然于碗底。”今天上午,由扬州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芙蓉出水——清代康雍外销青花瓷特展”在扬州博物馆现代艺术馆揭幕…[全文]
元代的玉文化是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结合的产物,在继承原有玉文化的前提下,融入了清新的文化内涵,使元代玉器的表现形式和工艺特色都较之前有了明显的变化,在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全文]
纱绣女袍、刺绣女龙袍、对襟女褂、刺绣高跟小脚鞋、刺绣船鞋、刺绣枕顶……真实的清朝女子服饰到底是什么模样?今日,“清朝闺秀服饰展”在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正式开展。30件清朝…[全文]
《遮住的愁云》(2008),Njideka Akunyili Crosby创作,将出现在佳士得“从战后至今”伦敦拍卖会上。估价12万到18万英镑。 据《艺术新闻》报道…[全文]
为了迎接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到来,进一步丰富龙岗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普及文物鉴定的专业知识,深圳市龙岗区文体旅游局将携手深圳市中天视觉设计有限公司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子活动之免费文…[全文]
黄釉绞胎陶枕 唐 唐代生产黄瓷的窑口主要是安徽准南寿州窑、萧县白土窑,此外河北内邱窑、曲阳窑,河南密县窑、郏县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也兼烧一些黄瓷。寿州…[全文]
嘉庆朝彩瓷以粉彩为主流,陈设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由两件香罐、两件花抓及一件香炉组成) 和法器等都属常见。嘉庆早期的粉彩还有乾隆朝的特点,比较精细,既有"百花不露…[全文]
网络配图 成化朝的官窑瓷有的继续使用苏麻离青料,宣德遗风仍存,但多数使用的是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叫平等青,其特点是青花颜色清谈典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全文]
网络配图 邢窑白瓷在唐代与越窑产的青瓷同时著称于世,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此壶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胎质坚硬,釉色洁白莹透,通体素净,有 "美银类雪"的美誉…[全文]
在中国历朝的蟋蟀罐中,以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蟋蟀罐最负盛名。宣德皇帝喜欢斗蟋蟀,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故朝野之间玩虫之风日盛。为满足宫廷养斗蟋蟀的需要,宣德皇帝下…[全文]
福建德化县各地自宋至清代生产大量瓷器,现被人称为德化窑瓷器。宋代早期的产品主要是青白瓷,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发展为白釉瓷。明代白釉瓷瓷质如脂似玉,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全文]
高24.5、口径5.5、足径5.3×8厘米。壶撇口,短颈,如意形双耳,扁腹,长方圈足,足内有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青花发色浓重艳丽,追求明代宣德青花的艺术效果。腹…[全文]
掐丝珐琅福寿康宁字圆盒,明晚期,通高10cm,口径16cm,足径11.4cm.清宫旧藏。 盒圆形,盖面微隆,圈足。盖面圆形开光,以白色珐琅釉并掐丝镀金勾云纹为地,上有…[全文]
胭脂色釉,也称金红釉,是清代康熙年间从欧洲国家传入我国,故又称洋红。古人对颜色的命名是非常形象和科学的。由于此色极像女人涂抹嘴唇的胭脂,十分娇艳迷人。最早是作为珐琅彩颜色之…[全文]
温润灵透的玉石,自古以来就深受国人喜爱。我国的玉石收藏品鉴文化业已流传千年,沉淀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如今的玉石市场上,虽然是现代玉当道,但古玉也不容小觑。 判断…[全文]
玉璧 直径26.2cm 孔径4.2cm 厚1.2cm 玉琮 通高9.9cm 射径8.42cm 孔径5.8cm “土筑金字塔”藏大量玉器 …[全文]
网络配图 北宋的统一带来了文化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宋徽宗赵佶的嗜玉成瘾,更加促进金石学的兴起,城市经济的繁荣,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宋、辽、金玉器的空前发展。宋徽宗虽…[全文]
网络配图 东周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制玉工具,尤其是磨制技术的改进,旋转的速度加快,并开始采用硬度更大的金刚沙粉。进步的工具和有效的磨砂,促进了制玉技术…[全文]
网络配图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征,凡是具有坚韧的质地、莹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这…[全文]
网络配图 早在远古时代,龙以高度神化的形象出现于东方。据考古学家介绍,龙是古代中国的图腾,后来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描绘龙的形象的龙纹,是中国民族传统艺术中最富生命…[全文]
网络配图 “古之君子必佩玉”。玉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王公贵族的墓中赔葬玉器,历来是一种吉祥富贵乃至权势的象征。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西周时期的…[全文]
网络配图 独山玉是南阳的特有产品,全国独一无二。南阳独山玉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距今已有6000多年。它色鲜质润,早已被收藏家们所推崇,在玉石市场中占有相当重要…[全文]
隋代李静训墓中出土的项链很像欧洲19世纪的东西。 服饰史研究者都巴不得多些繁钦这样的作家才好。这位生活于汉末至三国初期的诗人在《定情诗》一作当中不仅爱得热烈、怨得浓深…[全文]
网络配图 血沁,一般人认为是玉器随葬,由亡故之人血液所沁而成,所以又叫书尸沁,其实并非如此,而是玉器在地下埋藏时间久了,玉质松软,与之相邻接的带有红色矿物质沁入玉…[全文]
在整器赝品泛滥、真伪难辨的今天,收藏瓷片别有一番风景。眼下“瓷片族”大体可分为3类:一是以收藏瓷片釉色取胜,这类藏家专收一些高古名釉瓷片,如越、汝、官、钧、定窑瓷片,以及龙…[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