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代瓷器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生产的瓷器。汉代是瓷器手工业大发展的时期。但在西汉初期、由于经过楚汉战争和与匈奴的长期战争,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包括瓷器生产在内的手工业发展缓慢。两汉初青瓷日用器皿不多,主要是仿青铜礼器,如壶、瓿、罐…[全文]

2015-05-03 18:01:31

汉代釉陶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生产的表面施釉的陶器,又称铅釉陶。以普通粘土为胎,胎多呈砖红色,釉色为浓厚的棕黄色或深绿色,也有浅线、赭色、酱褐色。棕黄色釉出现较早,绿釉出现较晚。大多数施单色釉,个别施复色釉。烧成温度为800℃左右,汉…[全文]

2015-05-03 18:00:45

高古瓷器如何定义年代

    关于高古瓷器,专家们的定义一直存有分歧。一种看法认为,高古瓷应是指南宋以前,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各朝代所制作烧成的各种瓷器;另一种意见认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还没有真正达到科学意义上的瓷器标准,只是处于半瓷半陶的性质,…[全文]

2015-05-03 17:59:55

民国瓷器概说

    粉彩碧桃马蹄耳盅 “静远堂制”款墨彩桃李园夜宴图瓶 刘毅 由于政体的变革和欧美文化的强力东渐,民国时期的物质生活领域出现了诸多新的因素,但这一时期过于短暂,其间又战乱频仍,很多方面都没有来得及形成鲜明的特色。与明清两朝…[全文]

2015-05-03 17:59:03

元代枢府瓷器的源流变迁

    元代(1271——1368年)景德镇生产的一种卵白釉瓷器。它是在宋代青白釉瓷器成就的基础上烧成的,这种瓷器为白胎,部分制品胎体较薄、大多数厚薄适中,比宋青白瓷略厚,胎质细密坚实;釉质比较细腻、比宋青白釉加厚,像鹅蛋青一样、失透光润,人称卵白…[全文]

2015-05-03 17:57:23

民国瓷

    公元1911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称为民国时期,是中国瓷业萧条衰落的时期。但专家认为,客观地讲,这30多年里也有不少精品瓷器。 据陶瓷收藏名家胡义河介绍,可将民国陶瓷分为4个大类,分别是: 其一,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景德镇烧制…[全文]

2015-05-03 17:55:52

元代釉里红

    元代制瓷业是宋,金制瓷业的继续和发展。元瓷夹在宋和明清两个制瓷业高峰之间,过渡性十分明显。一方面,宋、金时期的一些名窑,如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的传统产品仍在继续烧造,特别是龙泉,青白系诸窑,由于外销的需要,大件器型增多,生产规模普…[全文]

2015-05-03 17:55:15

古陶瓷的发展史及各时期特点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全文]

2015-05-03 17:54:04

马家窑文化陶器

    马家窑文化因1924年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古文化遗址发现而得名。它是受仰韶文化影响发展起来的,与仰韶文化关系密切但又有一定差异,因此有人曾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据测定马家窑文化距今5000余年。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的东北部,以洮河和湟水的中…[全文]

2015-05-03 17:53:11

新石器时代陶器

    陶器的发明标志着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即已生产了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相继出现了距今8000余年的陶器,中国最早的陶器还要更早些。 经过学者们长期的研究和考古发掘,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全文]

2015-05-03 17:52:13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