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窑瓷 | 鉴赏宋钧窑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

老窑瓷 | 鉴赏宋钧窑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系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高6.5厘米,口径22.2厘米,底径13.5厘米。葵花瓣口,折沿,浅腹,腹呈六瓣葵花式,三个…[全文]

老窑瓷 |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钧窑仰钟式花盆

老窑瓷 |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钧窑仰钟式花盆

    钧窑古时为贡御宫廷陈设用瓷的重要瓷器之一,其名贵而稀有,被历代皇室所珍视。《饮流斋说瓷》记载:“钧窑,宋初禹州所造……胎质细,性坚,其体略重。釉具五色,浑厚浓润,有兔丝纹……[全文]

老窑瓷 | 钧窑天蓝釉碗

老窑瓷 | 钧窑天蓝釉碗

    钧窑天蓝釉碗,北宋,高7.9cm,口径18.9cm,足径5.7cm。 碗敛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天蓝色釉,足底无釉。 此碗圈足处不施釉,露出胎色…[全文]

老窑瓷 | 钧窑“月白釉”:似玉非玉胜似玉

老窑瓷 | 钧窑“月白釉”:似玉非玉胜似玉

    在古代瓷器工匠眼中,月光好比瓷器胎色般,皎洁,温润,是其手中承载对月亮各种幻想的器物。 月亮元素在历代瓷器中均可见一二。尤其是以“月白釉”闻名天下的钧窑,其釉色较天…[全文]

老窑瓷 | 关于钧窑瓷器始烧年代问题的探讨

    吴孝立墓志与瓷器同出,确切表明北宋徽宗重和二年即公元1119 年以前,钧瓷已经开始生产,甚或在神宗元丰八年即公元1085年以前就开始烧造。虽然该墓材料残缺不全,又非科学发掘,但与禹县神垕镇钧窑遗址的发掘资 料、北京金山金墓出土瓷器年代的推断…[全文]

老窑瓷 | 宋代建窑黑釉兔毫盏

    黑釉瓷器的生产很悠久,现知最早的黑釉器是镇江东汉元光十三年出土的黑釉小罐。江浙地区东晋南朝墓多出土黑瓷,唐代北方诸窑也多兼烧黑瓷,入宋以后,黑釉瓷器大量烧造。这是为什么呢?这要从当时的饮茶风尚谈起。宋代流行“斗茶”。当时的茶叶是半发酵的膏饼…[全文]

2015-05-18 12:53:22

老窑瓷 | 唐代“裴家花枕”的时代特征

    瓷枕为寝具。陶制或瓷制。始于隋,流行于唐至元代。主要用作寝具,同时也用于辟邪、行旅、按脉、及随葬等。唐绞胎褐绿彩“裴家花枕”,系河南巩县窑遗物,纹饰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古代喜瓷枕,谓其能清凉沁肤,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晴,至老…[全文]

2015-05-18 12:51:59

老窑瓷 | 简述隋唐陶瓷的发展历史

    隋代历史虽短,但在白瓷发展中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隋代瓷器特点是:胎土细腻、洁白,坯胎坚硬、釉润,白色有时微微闪黄,带一点乳白色,器型平底折边,边的外缘凸起一条边沿,平底处无釉,腹部凸起弦纹。 隋代白瓷的烧制,已具备一定水平,白瓷…[全文]

2015-05-18 12:50:48

老窑瓷 | 龙泉窑(龙泉窑系)发展历史概述

    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故名。窑址有大窑、金村、溪口、松溪等多处,北宋时有20多处,到南宋时有窑址40多处,其中以大窑、金村两处窑址最多,质量也最精。 从出土的标本来看,它始于五代,盛于南宋和元,而衰于明,终于清代康熙年间,有近800…[全文]

2015-05-18 12:49:46

老窑瓷 | 古瓷器收藏与保管必须遵循的原则

    古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凝结着先祖们的聪明智慧,艺术创造和辛勤劳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和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对于古瓷器的收藏与保管必须遵循轻拿轻放,小心谨慎的原则,根据器物的不同造型和大小情况,灵活掌握,避免造成损失。如果千百…[全文]

2015-05-18 12:49:01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