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钧瓷片的来历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全文]

2015-06-08 22:52:13

紫砂的历史

    紫砂的起源一直颇受争议。根据文献记载以及传世实物,考古界一般认为紫砂始于明代。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丁蜀镇羊角山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古窑址,根据窑址堆积层中发现的北宋时期的乱砖以及众多早期紫砂残片,考古人员推断紫砂应始于北宋。但这一论断…[全文]

2015-06-08 22:48:05

世界“最快跑车”御华国际全球首展,时速600公里

    5日,世界顶级大师路易吉.克拉尼设计的世界上第一辆最新概念高速跑车模型作为艺术品首次面向社会,在御华国际亮相!这款新概念跑车,设计时速可达600公里,是江南克拉尼设计院成立后的系列成果之一。 路易吉.克拉尼是当今时代具颠覆性的设…[全文]

2015-06-08 17:15:15

古代陶瓷罐类(二)

    荷叶形盖罐 罐式之一,流行于元代。南北窑场均有烧制。因罐口覆有荷叶形盖而得名。1980年11月江西高安出土的青花云龙纹荷叶形盖罐,罐体浑圆,荷叶形盖边缘有波状曲折,以莲杆为钮,并以钮为中心用青料绘出旋转放射状叶脉纹。此外亦有用凸起的线纹作…[全文]

2015-06-08 17:02:51

景泰蓝起源之谜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它讲瓷器和铜器的工艺完美的结合,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工艺,被称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清乾隆时期的传世收藏品中叶有很多精美的景泰蓝。关于景泰蓝的起源世界上的说法很多,今天瓷库中国小编就和您探讨一下景泰蓝的起源…[全文]

2015-06-08 17:00:32

新石器时代的陶瓷(三)

    屈家岭文化的陶器 屈家岭文化,以1954年首次在湖北京山县屈家岭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江汉地区,时代约距今4 千至5千年。屈家岭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红陶很少,手制为主。大部分陶器为素面,只有少量饰有弦纹、浅篮纹、刻划…[全文]

2015-06-08 16:59:43

宜兴窑梅瓶

    宜兴窑梅瓶 清乾嘉 高26.3厘米 口径6厘米 底径10.5厘米 以紫砂作胎,釉色或蓝或绿,任其流淌,随其交融,尽显新奇之姿。 底足有“葛明祥制”方形篆字阳文刻款。 葛明祥为江苏宜兴人,清乾隆、嘉庆年间宜兴丁蜀镇制瓷名家。[全文]

2015-06-08 16:57:20

清乾隆窑变瓶

    窑变瓶 清乾隆 高34厘米 口径7.6厘米 底径13.2厘米 敞口,直颈,扁圆腹,圈足外撇,造型端庄秀美。色调以红为主,釉层里同时出现深浅不同的乳絮般的蓝色线条,这些线条在艳丽红釉中向下垂流,红蓝相互浸润,呈现红蓝黄白多种颜色,绚丽夺…[全文]

2015-06-08 16:56:19

窑变石榴尊

    窑变石榴尊 清乾隆 高19.5厘米 口径10.9厘米 足径9.4厘米 石榴尊始见于明宣德时期。 器形似石榴果实,通体由纵向凹曲线分为六瓣,口部外卷,短颈而鼓腹。 釉色以红为主,间掺蓝白诸色,变幻奇异,艳丽璀璨。 色彩斑斓的釉面本…[全文]

2015-06-08 16:44:49

炉钧釉胆瓶

    炉钧釉胆瓶 清乾隆 高22.9厘米 口径3厘米 底径6厘米 直口长颈,圆腹圈足。 蓝、绿、月白诸色交融,釉色流淌自然,形成了长短不同、各展其妙的的垂流条纹,怎能不令人折心动容。 炉均釉是清代雍正年间创烧的品种之一,由史籍“炉钧一种…[全文]

2015-06-08 16:43:10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