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漫谈宋代玉器的鉴定

漫谈宋代玉器的鉴定

    宋代玉器的鉴定是古玉器鉴定的难题之一。很多风格相似的旧玉器,在今天我们仍然难以准确断定它是唐代的、宋代的,还是地名代的,甚至明初的。但是笔者认为这没什么关系,我们可以暂且仍…[全文]

2015-12-01 09:43:02

浅谈古玉鉴定中的五种玉色

浅谈古玉鉴定中的五种玉色

    玉器制造年代的鉴别中,有关玉器的五种颜色是鉴玉者应当注意的。这就是玉的旧色、本色、墨色、染色和玉器风化后产生的玉皮色。 玉的旧色中最受鉴玉者重视的是玉器在土中埋藏时受到的…[全文]

2015-12-01 09:38:23

肉眼识别和田玉有哪些技巧

肉眼识别和田玉有哪些技巧

    中国和田玉历史悠久,蜚声中外,琳琅满目的和田玉精品,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田玉是具有灵气的东西,它象征着巨额的财富,可人们往往缺乏辨别真伪的慧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全文]

2015-12-01 09:35:35

玉雕制品的加工工艺

玉雕制品的加工工艺

    玉雕制品可以说是最能体现玉石之美的玉石产品,也是玉石文化的精髓所在。玉雕工艺,使得玉石材料成为区别于其它自然宝石资源的独特而自成体系的一族。雕工的好坏极大地影响着成品的价值…[全文]

2015-12-01 09:33:56

汉代玉器与清代仿汉玉器的主要特征

汉代玉器与清代仿汉玉器的主要特征

    玉器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脉络,各朝各代玉器的工艺、造型、文化内涵均有不同。据文献记载,宋代商贾仿制前朝古物,目的牟利,尤以古玉也为不少。渊源后世的各朝仿古玉器大量出现,传至今日…[全文]

2015-12-01 09:32:38

漫谈民间藏玉的四种类型

漫谈民间藏玉的四种类型

    当前,中国民间收藏玉器,虽然功利性仍十分明显,但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玉器收藏意义的认识,也渐趋成熟。中国玉器收藏家李更夫先生在谈到民间收藏时,曾指出四种收藏方法,大致…[全文]

2015-12-01 09:30:35

关于独山玉的几个问题讨论

关于独山玉的几个问题讨论

    独山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亦称为独玉、据史料考究,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和雕琢独山玉。悠久的历史,良好的品质,使该玉石曾为中国三大名玉(绿松…[全文]

2015-12-01 09:24:44

大尺寸北朝绿釉香熏炉罕见

    自古以来,国人就有熏香的习俗。到了汉魏南北朝时期,熏香的形式日渐丰富,渗透入上层人士的生活。由于当时玄学、清谈之风盛行,清雅又缥缈的熏香自然受到当时贵族和高士们的青睐,成为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熏香是把香料压制成…[全文]

2015-11-30 21:51:38

从秦式玉器看秦文化的特质

    一、玉器研究对于秦文化研究的意义 由于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版图的大一统,而且在短短的15年内制定的一系列封建典章制度为百代所宗,所以史学家对秦的历史文化一向给予较多的关注。本文试图从玉器入 手,对秦民族的特质进行探讨。选择玉器作为研…[全文]

2015-11-28 18:02:57

良渚玉器 软玉雕刻

良渚玉器 软玉雕刻

    兽面纹玉琮 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尤其是那些细线阴刻,堪称微雕杰作。 …[全文]

2015-11-28 18:01:55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