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龙泉宝溪乡溪头村陈家窑举行开窑祭祀仪式范宇斌摄 中新网丽水11月3日电(见习记者 范宇斌)清晨,山中的空气还笼着淡淡水雾,已有几百人涌入宝溪,期待着传统龙窑开窑一幕。3日,浙江龙泉宝溪披云山中,千年龙窑烧制的青瓷正“脱匣而出”。 “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船舶往来如织。”发轫于两晋时期,龙泉青瓷早在南宋时期便以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盛极一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一...
6月3日,浙江建德新安江街道章村村民挖地基时发现大量古瓷片及窑具。市文物办得知消息后前往调查并封锁现场。经杭州市考古所专家和当地文物工作者实地勘察,可以断定是一处北宋时期生产青釉刻花的龙窑遗址。 经调查,该窑址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0.5—2.5米,散落在地层表面的青釉瓷片和匣钵遍地皆是,已发现2条龙窑。 杭州考古所专家唐俊杰介绍,该窑的范围比较大,在古文献和地方志中都...
日前,湖南考古工作者在对湘阴青竹寺窑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分别清理出一座东汉龙窑、一座清代缸窑遗迹和相关的瓷片堆积,更让考古工作者欣喜的是,在清理清代缸窑遗迹中,竟又新发现一处被清代缸窑遗迹打破的东汉龙窑遗迹。 此次考古发掘的青竹寺窑址位于湘阴县静河镇青湖村十六组,窑址西临湘江哑河(湾河),分布在低矮的丘陵上。早在1988年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世荣研究员领队曾与湘阴县博物馆联合对湘阴...
4月24日,记者从湖南浏阳市博物馆获悉,为配合蒙华铁路建设,过去几个月该馆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支持下,对浏阳盐泉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初步发掘结果表明,盐泉窑址的年代为南宋末年至元代早期,并出土了一批珍贵瓷器和窑具。 据介绍,盐泉窑址位于浏阳市淳口镇山田村一处被称为盐泉的山丘上,该窑址发现于1984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此次一共挖掘清理出龙窑1座、储泥池1个、沟2条以及3处挡土墙,该...
龙窑的来历:说的是太湖里的一条乌龙,瞒着玉帝将雨水喷向干旱的丁蜀地区,犯了天条,在与天兵天将争斗后,身受重伤,跌落在白宕的一座小山坡上。,当地百姓感激它,挑土将它埋葬了。多少年后,土堆出现了许多洞口,里面的尸骨不见了有人当窑烧陶器,一试果然又快又好,又透气又省柴。后来,人们照乌龙窑的样子造窑,就形成了以后的龙窑。 古代龙窑烧制出来的紫砂壶,从色彩过渡到色彩与器型的完美搭配都是恰到好处。这是由...
新加坡陶瓷艺术家陈德兴称,柴烧龙窑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令人更为惊叹的是,这一技艺至今还在使用。对于新加坡柴烧龙窑的留存情况,陈德兴做了简单介绍。
龙窑遗址全貌 “这可能是杭州地区最大的龙窑遗址!”萧山河上镇璇山下村境内,考古研究人员日前在抢救性发掘一处六朝古墓群时,意外发掘了一处长61米的龙窑。 龙窑,亦称蛇窑、蜈蚣窑,是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 萧山缸窑山墓葬群位于河上镇璇山下村,靠近璇山下生态公墓,分布于缸窑山及小坟山东麓。因遭不法...
龙窑遗址全貌。 “这可能是杭州地区最大的龙窑遗址!”萧山河上镇璇山下村境内,考古研究人员日前在抢救性发掘一处六朝古墓群时,意外发掘了一处长61米的龙窑。 龙窑,亦称蛇窑、蜈蚣窑,是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 萧山缸窑山墓葬群位于河上镇璇山下村,靠近璇山下生态公墓,分布于缸窑山及小坟山东麓。因遭不...
2015年1月27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结束了对乐清市北白象镇乐东村龟山窑址考古发掘工作,并对龙窑遗址重新覆土保护,考古工作转入室内资料整理。 2014年初当地村民建墓时破坏山体,现场发现大量的瓷片堆积,为了厘清窑址的分布范围和年代并获取研究标本,加强对窑址的保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乐清市博物馆对龟山窑址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考古发掘清理。此次发掘共布探沟3条,清理窑炉3座,因...
在江西,说起宋元四大名窑,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的七里镇窑不得不说。自晚唐创烧以来,宋元曾鼎盛一时,到明中期停烧。其所烧产品主要有晚唐五代时期的青瓷与白瓷,宋元时期的青白瓷与酱釉瓷以及黑釉瓷,产品曾经漂洋过海外销到韩、日等国。12月29日,已被列入为“国保”单位的七里镇窑,又取得考古重大成果——新发掘出的七里镇宋元窑址,已发现窑包堆积16处,遗址总面积达2平方公里。 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领...
繁昌窑的身份是官是民?制瓷工艺达到什么水平?在骆冲窑考古发掘中,很多关于繁昌窑的谜题逐步解开。经过现场考古和研究,考古专家在繁昌窑柯家冲窑址附近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17处窑包堆积,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繁昌窑或许有更多的“龙窑”将被发现,更多关于繁昌窑的谜题也有望得到解答。 【最新发现】 17处窑包 附近或有“龙窑群” 目前,考古人员在柯家冲遗址周围1平方公里范围内,...
日前,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益阳羊舞岭窑址的考古发掘中,清理出4座龙窑,并发现一批南宋晚期和元代的制瓷作坊遗迹,揭示出当时较为完整的制瓷工艺流程。羊舞岭窑址位于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早禾村、石笋村和沧水铺镇交界处的山丘、坡地上,是一处宋、元、明、清时期的大型窑址群,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龙窑均为长斜坡平底,产品以青白瓷为主,少量为青瓷。在发掘区北部,考古人员揭露出一系列元代制瓷作坊遗迹,有...
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益阳羊舞岭窑址的考古发掘中,清理出4座龙窑,并发现一批南宋晚期和元代的制瓷作坊遗迹,揭示出当时较为完整的制瓷工艺流程。 羊舞岭窑址位于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早禾村、石笋村和沧水铺镇交界处的山丘、坡地上,是一处宋、元、明、清时期的大型窑址群,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由于319国道南线高速公路穿越该窑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13年8月起...
据新华社报道,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南郊的繁昌窑遗址柯家冲窑近日发掘出一座长约35米的龙窑。龙窑内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白瓷器。 根据考证,繁昌窑的产品年代最早始于五代,上世纪50年代被发掘,由相邻的柯家冲窑、骆冲窑等组成。200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对柯家冲窑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一座斜长50多米的龙窑,被称为繁昌柯家冲1号龙窑。这次发掘的2号龙窑是从去年11月份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