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21日(农历二月十五)是先哲老子的诞辰,河南灵宝作为《道德经》的诞生地,将举办中国灵宝《道德经》国际文化艺术周活动,纪念这位先贤哲人。 本次《道德经》国际文化艺术周将以“《道德经》国际传播与文化自信”为主题,以纪念先贤、弘扬文化为宗旨。艺术周将通过咏诵晚会、公祭典礼、民俗表演等形式,纪念老子诞辰2590周年,深入探讨《道德经》作为东方圣典的文化价值。 据了解,活动邀请到了曾在央视播...
人间三月芳菲尽,山寺春花始盛开,正值狗年新春“双节”收尾之际,为实施陕西厚德“德润”法博工程,进一步提升全馆干部职工文明旅游意识,大力营造文明有序的文物旅游氛围。 (法博馆第十七期道德讲堂听一次宣讲) 3月9日,法门寺博物馆联合扶风县审计局齐聚一堂,在2号楼三楼会议厅开展第17期道德讲堂活动,讲堂活动以“恪守公德 文明旅游 快乐出行”为主题,旨在传递文明旅游道德理念,践行...
内容提要:20世纪初,以研究古代社会为目标的科学的考古学传入中国。在认识早期中国历史的过程中,考古学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其发掘、研究过程中,考古学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古人类遗骸以及如何对待的问题。在考古学的科学研究与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古人类遗骸之间,两者存在着科学与伦理道德(人文)难以和谐的矛盾。除了科学研究外,面对创造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祖先(古人),考古学家是否需要考虑给予他们最低程度的尊重与人文...
为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培育干部职工文明礼仪素养,提升法博馆美誉度。10月17日,法门寺博物馆第十六期道德讲堂在2号楼行政楼会议厅举行,活动围绕“文明礼仪”这条主线,以“学礼仪,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精心设计“六个一”活动载体,即“听一首歌曲、看一段短片、诵一段经典、听一个讲座,作一番点评、送一份吉祥。以此加强干部职工道德教育。引导全馆干部职工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营造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工作环境...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文化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家庭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自古吸引了无数名人名家在此驻足,其背后也蕴藏着许多动人的家风故事。 9月5日,“立崇廉家训树花港新风”道德模范专题展览在花港公园蒋庄的广玉兰庭院里拉开了帷幕。展览分为“司马光的清白家风”、“苏东坡的清廉家风”、“俞明震的家国情怀”、“笃志经术...
为弘扬新时期道德模范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褒扬身边的好人好事,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养,7月21日,法门寺博物馆第15期道德讲堂活动在馆行政2号楼三楼会议厅成功举行,活动以团结友爱,奉献爱心为主题,旨在用一个个感人故事向大家诠释崇德向善、团结友爱的真谛,展示道德力量,提升团结友爱的单位凝聚力。道德讲堂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项目化、实践化,并且以多样的形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日前,清城区道德模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首站在飞来湖中学举行。活动由清城区文体局举办,清城区博物馆和清城区文化馆承办。活动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展示清远市道德模范事迹和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进清城区创文工作。 当天,近百幅图片在学校内集中展示,引来众多师生驻足围观。学生们从图片中了解道德模范的事迹,以及三人燕尾舟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通过图片展,感受到熏陶,学习了很多东西,例如敬...
为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共建活动,引导乡村群众提升道德素养,彰显文明单位风采,6月26日上午,法门寺博物馆举办的乡村道德讲堂在扶风县法门镇宝塔村三楼会议室开讲。这是法门寺博物馆把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重要内容“道德讲堂”第二次搬到百姓家门口、推进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活动以“尊老爱幼”为教育主题,旨在让广大村民群众学习和践行道德模范精神,树立道德意识,传承中华优秀美德,着力为老年人安享晚年,小孩健康...
日前,一女子在安康博物馆参观时,不顾一旁的警示标志翻越护栏与文物合影,并坐在展品中的一把清末太师椅上留念。该女子将照片发到微博后遭网友举报。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照片中涉及到的文物有3件,该女子行为不但不文明,且一旦导致文物受到损坏,将承担法律责任。目前该女子已认错并删除照片。
【摘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与人之间诚信缺失、人与自然摩擦增多等诸多矛盾的出现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德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儒家道德和谐社会哲学启示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B2 ...
我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积极的道德意义既产生于道德的正面表达,也产生于对道德的质疑和反叛,其为一;其二,有关理想的张扬,我听到大多数貌似激进的口号里包含着浓重的意识形态气味,却排斥个人理想,而创作说到底是个人因素第一的,一俟它成了某种理念的口号和寄生物,成了不可违拗的群体意识,便极有可能变为思想和自由的敌人;其三,所谓批判,知识分子以批判断为己任,批判一切该批判的东西,专制、愚昧、拜金主义及所有非正义...
6月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官方微信发布的《关于取消孙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籍的公告》,引起艺术界轩然大波。公告称:美协会员孙平近年以“性书法”的名义,自称行为艺术,在国内外大肆宣传,其行为“低级下流,肆意糟蹋书法,践踏文明”,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美协根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守则》第九条第八款第一项的规定,取消孙平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籍。 作为传统国粹,书法艺术在不少国人心目中占据着神圣的地位。...
为加强文物、博物馆全行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认真履行保护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神圣职责,文物、博物馆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职业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物、博物馆事业做出贡献。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在儒学史上,孟子率先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命题,成为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范畴。在解释“浩然之气”时,孟子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这里,孟子描述了“浩然之气”的特征,指出这是一种盈于天地之间的正气,是一种讲求道义的正气,是一种发自内心又作用于外在客观世界的“生命之气”。 “浩然之气”体现的是一种对理想和...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记者:两会前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一个议题是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请问总理,中国这么大,要解决的问题这么多,政府的工作又这么忙,这个问题有这么紧迫吗? 李克强回答,保护文物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来滋润道德的力量,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