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网络配图 为摸清灵井“许昌人”遗址的分布,进一步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为灵井“许昌人”遗址编制保护规划、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提供资料和依据,7月4日以来,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采取实地踏勘、人工勘探和机械勘探相结合的方式,对规划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交接的边界以及保护范围中王井、李井等重点区域进行考古勘探。现已探明了灵井“许昌人”遗址中心区的厚度和核心区域面积,确定文化遗址5处。另外,还发现了古脊椎...
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国际期刊《国际第四纪》近日发表《灵井许昌人遗址早期陶器与中国北方陶器起源》论文,首次披露了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早期陶片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这是该遗址系统发掘以来取得的又一重大学术研究成果,也是中国北方早期陶器起源研究的新突破。 论文第一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占扬研究员与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合作,对灵井“许昌人”遗址出土的58件陶片进行了...
韩国先史文化研究院考察灵井许昌人遗址 2016年1月19日,韩国先史文化研究院院长禹锺允和李隆助理事长一行,考察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占扬教授陪同考察并馈赠墨宝。 当日上午,禹锺允院长和李隆助教授一行,来到灵井许昌人遗址现场。禹锺允院长表示,此行是慕名而来,考察内容将作为我院业务人员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之一。李占扬教授介绍,“许昌人”的发现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的演化和中国现代人...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自发掘以来,已出土数以万计的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2007年出土了16块古人类头骨断块、大量的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因古人类头骨化石处在现代人起源关键时段的距今10万年左右,从而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该头骨也被命名为“许昌人”。2014年4月,在9号探方又发现一颗较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和其他个体的头骨碎片,较完整的头骨称之为“许昌人2号头骨”。就地层而言,遗址以第11层和第5层收获最大。...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的灵井许昌人遗址,在出土两颗基本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之后,日前,又首次发现两块古人类肢骨化石。肢骨中一件为左侧股骨远端后面残片,另一件为左侧股骨近端残段,股骨头的骨松质上有啃咬痕迹。 据专家介绍,此次发掘出的这两件古人类化石均属未成年个体,且可能属同一个体。肢骨化石是自2005年发掘以来的首次发现。这次发掘还出土一件顶骨化石断块,其性状和去年发现的“许昌人2号头骨”接近,...
吴新智院士(前排中间)在灵井许昌人遗址,前排左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贾连敏院长,右为许昌人发现者李占扬研究员 吴新智院士观察许昌人头骨化石,右为许昌人发现者李占扬研究员 2014年11月5至7日,国际著名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先生在河南考察了灵井许昌人遗址。 灵井许昌人遗址1965年发现,经过近十年来的考古发掘,出土数以万计的古人类石制工具和哺乳动物化石,尤其是两颗“许...
法国学者克利斯朵夫(左)和李占扬教授在灵井许昌人遗址 2014年8月29日至9月1日,法国萨瓦大学(Université de Savoie)克里斯朵夫(Christophe Griggo)教授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并实地考察灵井许昌人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克里斯朵夫现工作于法国萨瓦大学、法国科研中心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埋藏学。他此访主要目的,是近距离观察研究...
新发现的原始牛牛角化石。 (图片由灵井许昌人遗址考古发掘队提供) 日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灵井许昌人遗址考古发掘队2013年对灵井许昌人遗址考古中又有重要发现,在十号探方内发现一对较完整的原始牛牛角(角心、胶质外壳一般保存不下来),与以往的发掘时仅有的一些牛角断块和单个牛角相比,同一个体牛角的完整发现,更加丰富了考古学家对遗址上这种史前动物的认识。出土牛角化石的十号探方与九号方相邻,九号方以曾...
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立项的2010年灵井“许昌人”遗址调查与发掘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井考古队在灵井“许昌人”遗址以西新发现3个旧石器时代新地点。 3处新地点位于灵井“许昌人”遗址以西约1-1.5公里的李井村一带,面积约4万平方米,约是已知灵井“许昌人”遗址面积的3倍,时代和“许昌人”遗址相当。 今年春天,考古队开挖8个探井,加上村民挖井露出的剖面,共有10多个地点能观察到地下层位。剖面显示,...
钻孔的鸵鸟蛋壳。 同时发现的部分细石器。 记者11月21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国家文物局立项的2010年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调查与发掘又有新成果,灵井考古队近日在遗址上文化层发现两片万年前带钻孔的鸵鸟蛋壳,这表明在一万多年前的灵井一带,原始工艺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经测定,钻孔鸵鸟蛋壳距今约1.3万年。这是该省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钻孔标本,也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万年前...
考古人员最近在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距今约1.5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数十枚用动物牙瓷做的片状器具,很可能是当时人类衣物上的「纽扣」。 这批片状器具已经形成化石。考古人员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牙片的使用光泽集中在中部,这显然不同于其它尖刃工具使用光泽集中于尖刃部的特点。因此,考古人员认为这批片状器具可能是一种有著特殊用途的器物。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还发现,有的片状器具中部有「束腰」现象,因此推断可能是衣...
记者昨日上午从省文物局获悉,日前,位于我省许昌的灵井旧石器遗址“许昌人”的重大发现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再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该遗址环境整治已取得良好成效。 据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榜的次日,省委书记徐光春专门批示,高度赞扬包括灵井“许昌人”...
河南省、许昌市分别在灵井“许昌人”遗址召开保护管理工作现场会以后,按照许昌市市长李亚“宣传好、保护好、规划好、利用好、争取好、服务好”灵井“许昌人”遗址的总要求,许昌县及灵井镇大力开展了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许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王堃亲自到现场协调指导有关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李市长要求,以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