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网络配图 西沙群岛是南海四大群岛之一,位于南海中西部、海南本岛的东南方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南海广袤海域中的重要节点。西沙群岛为离岸远洋航行的船舶在南海漫漫航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位置参照,也是远洋航行船舶避风、休整的临时栖息之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与南洋群岛、中南半岛以及印度洋沿岸开展经济、贸易活动与文化交流的航道要冲和重要桥梁。 中国先民发现、经营并利用西沙群岛的历史非常悠久...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正在西沙群岛北礁海域进行。深潜员4月23日发现并带回了一个陶罐,这是本次调查获取的第一个文物标本。 根据记录,陶罐是于当天中午12时20分许在水下460多米海底被发现的。陶罐半掩埋在海底泥沙中,罐体完整,罐底外露,釉面纹饰清晰,为青黄釉小口罐。利用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的机械手,潜航员将这个陶罐完整采集并带回母船“探索一号”,水下考古工作者对其...
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结束,工作队25日上午回到海南文昌清澜港。本次水下考古完成四项内容,其中重点发掘项目——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共提取出水文物50件(片)。 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历时43天,由海南省文体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三沙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范围为西沙永乐环礁海域,包括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甘泉岛遗址陆上考古调查、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
“中国考古01”号破浪而归。今天上午,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队抵达文昌清澜港,标志着历时43天的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项目顺利结束。 该项目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省文体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三沙市政府共同组织实施的,工作范围为西沙永乐环礁海域,包括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甘泉岛遗址陆上考古调查、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永乐环礁礁盘外海域物理...
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启动仪式12日下午在文昌清澜港启动,此次水下考古既是国家文物局2015年重点水下考古项目,也是海南省继2008年华光礁一号沉船打捞之后在南海水下考古领域中的又一次重大迈步。 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作业范围为永乐环礁海域,将进行西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25名队员搭乘专业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和4艘辅助船舶,总...
记者10日从省文体厅、省文物局获悉,2013年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文物执法督查工作报告日前出炉,调查发现盗捞文物现象依然存在。 水下文物遗存登录已达90余处 据悉,这项巡查活动历时20余天,对西沙群岛各海域的23处水下文物遗存进行了细致的巡查和勘探。海南省首艘文物执法督查船也首航西沙,展示了我省对西沙文物保护的决心和力度。至此,在西沙群岛海域共调查登录水下文物遗存已达90余处,为...
记者7月30日从海南省文体厅获悉,在刚刚结束的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执法督察工作中,考古人员新发现海南西沙群岛海域水下文化遗存12处。 海南省文物局水下文物工作负责人黎吉龙介绍说,此次巡查工作,由多个省市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执法督察队,航程约400公里,潜水员下潜260人次,潜水时长达220小时。在西沙海域珊瑚岛东侧投放了目前最先进的水下机器人,在40米水深进...
本报讯(驻海南记者张钺)记者7月30日从海南省文体厅获悉,在刚刚结束的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执法督察工作中,考古人员新发现海南西沙群岛海域水下文化遗存12处。 海南省文物局水下文物工作负责人黎吉龙介绍说,此次巡查工作,由多个省市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执法督察队,航程约400公里,潜水员下潜260人次,潜水时长达220小时。在西沙海域珊瑚岛东侧投放了目前最先进的...
记者从海南省文体厅获悉,2012年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执法督察工作于近日结束,考古人员新发现水下文化遗存12处。 据了解,此次巡查工作,是由多个省市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执法督察队,总航程达400公里,潜水220小时,潜水260人次。共调查水下文化遗存24处,线索3处,其中复查12处,新发现12处。新发现的12处遗址全部集中在永乐环礁的银屿、石屿、金银岛海域。...
6月24日从海南省文物局获悉,海南将在西沙群岛的北礁、华光礁、玉琢礁、永乐环礁等四大区域划定文化遗产保护区,并通过与公安部合作搭建海上监管平台等现代科技监管形式,配以日常性海上文物保护执法检查,逐渐构建起立体化的南海文物保护监管系统。 国务院于近日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该海域已经考古证实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水下文物遗存丰富,其中北礁沉船...
南海水下文物遗产(资料图) 考古队员在海底进行文物发掘(资料图) “南海一号”工作层四个探方绘图完成 目前出土瓷器都为民窑。(资料图) 引言:南海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着丰富的海底文化遗存,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南海沉船量为124艘,陆地文化遗存6处。近日完成的海上执法巡查又有新的发现,文化遗产总量不断增加。 6月2...
沉船遗址全景拼接照片。 起取船板。 为配合明天海南省博物馆馆庆“大海的方向——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14日下午,海南省博物馆向记者披露海南西沙群岛华光礁I号南宋沉船遗址发掘经过。 据悉,华光礁属中国海南省西沙群岛范围,位于永乐群岛南部。“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位于华光礁环礁内侧。该地点发现的沉船和遗物是中国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重要史迹。 19...
2010年4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与海南省文物局合作,并由国家博物馆牵头,调集福建、上海、山东等地水下考古队员,组成西沙群岛水下考古队,于4月14日-5月19日,对西沙群岛海域永乐群岛诸岛礁进行水下文物普查,并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调查任务。这是继2009年西沙群岛海域宣德群岛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水下考古调查。 本次工作主要围绕西沙群岛海域永乐群岛进行,包括华光礁、北礁、盘石屿、银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