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藏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舞蹈艺术。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藏的舞蹈文化和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那么在新时期,如何继承发展西藏的民间舞蹈文化和艺术,创造出更多喜闻乐见的优秀舞蹈作品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在传承中发展。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设施进一步...
80个舞蹈节目、5部舞剧 中国舞蹈在春城沉思 ——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综述 舞蹈《活着》剧照 记者 卢旭 摄 舞剧《天路》剧照 记者 卢旭 摄 7月2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圆满落幕。短短11天,来自全国各地的80个舞蹈节目、5部舞剧亮相春城,韵味十足、意境深远的作品集中展现了舞蹈人的自信风采,用青春的汗水为观众呈现一场场舞蹈艺术的盛宴...
原标题: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积极吸收民族民间舞蹈精华——踏歌起舞 夺人眼球 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中国民族民间舞贯穿漫长岁月,在今日仍闪耀着熠熠光辉,不断变化发展并影响着其他艺术门类。 在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中,不断涌现着大量的优秀民族民间舞蹈剧目,汉族、藏族、水族、傣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各民族舞蹈竞相争艳。其中,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带来的《阿嘎人》《斗》《梦宣》这3部作...
活动现场 为提高青少年艺术素养,提升美育水平,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推动青少年艺术教育工作,全面展现广大青少年舞蹈艺术教育成果,展示青少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面向全国举办“桃李芬芳”全国青少年舞蹈艺术展演暨博鳌国际舞蹈艺术节的活动。 本次展演活动由北京舞蹈学院、“桃...
2018“雀之恋”全国少儿舞蹈精品展演8日在昆明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网 张楠 摄) 由昆明雀之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2018“雀之恋”全国少儿舞蹈精品展演8日在昆明启动,该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少儿舞蹈节目,并于8月进行集中展演。 雀之恋展演组委会代表、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焱武介绍,此次展演是该公司旗下机构——雀之恋艺术培训中心的一次创新尝试,旨在通过多领域的...
国际标准舞公开赛、深港澳舞蹈交流展等为市民提供多元舞蹈文化体验。 衣袂飘飘,翩跹而舞,第二届深圳舞蹈月如约在7月启动。记者从7月9日举行的媒体通气会上获悉,活动将从7月11日持续到31日。其中,舞蹈月开幕式暨2018世界杯第16届国际标准舞公开赛,将于7月14日晚在深圳福田体育公园体育馆举行。 深圳舞蹈月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由深圳市舞蹈家协会承办。本届深圳舞蹈...
节目展演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院面向全国举办“桃李芬芳”全国青少年舞蹈艺术展演暨博鳌国际舞蹈艺术节的活动。 作为发起点,北京区展演初选入围季于2018年7月14、15日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正式举办。北京市有千名小舞者参加,近百个优秀剧目,其中不乏很多的原创作品,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演节目题材广泛...
群舞《心之所念》 记者 卢 旭 摄 “中国的舞蹈创作为什么会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我觉得是有一种超稳定的结构在制约着大家,让大家不愿去另辟蹊径。”在7月17日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第三场优秀舞蹈节目展的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提出的观点,引发了专家的热烈讨论。 “这种千篇一律的现象从舞蹈作品的名字就能体现出来,现在我们给舞蹈作品起名字不是特别讲究,动不动...
优质舞剧如何诞生 ——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观察 舞剧《天路》剧照 记者 卢 旭 摄 舞剧《杜甫》剧照 记者 卢 旭 摄 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正在云南昆明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其中参演的5部舞剧受到高度关注,不论是现实题材民族舞剧《天路》、根据巴金原著改编的《家》、诗情画意的《杜甫》,还是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符号的《人·参》、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诺玛阿美》,均受到观众与业界的好评。 ...
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音乐、杂技与饮食完美结合的传统饮食文化。 (该组图片 摄于南华县马街镇平掌子村委会) “跳菜”雅称“捧盘舞”俗称“抬菜舞”,表演过程分为“宴席跳菜”和“表演跳菜”两种形式。“宴席跳菜”也叫“实地跳菜”,是南涧民间在生活中的一种重大庆典,为喜庆或喜悦...
应妮摄 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应妮)由文化和旅游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将于7月11日至21日在昆明举办。此次展演首次将舞剧、舞蹈诗纳入,同时还将首次组织巡演。 在5日的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巡视员、副司长明文军介绍,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从报送的671个舞蹈节目,37部舞剧、舞蹈诗中,遴选出80个舞蹈节目、5部舞剧,共演出20场。展演开幕演出为国家大...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 由文化和旅游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云南省文化厅、昆明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将于2018年7月11日至21日在昆明举办。 “全国舞蹈展演”的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全国舞蹈比赛”。从第十一届起,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有关意见》精神,“全国舞蹈比赛”取消...
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高14.1厘米口径29厘米 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
五代十国 十国 南唐 明器 1950——1951年江苏省江宁县李昪陵出土 高49.5厘米 俑高髻,脸部丰满,五官清晰,衣上罩云肩,袖口宽大,双臂左向,反胴而舞,姿态生动。李昪墓中出土数件女舞俑,与成都王建墓石刻所见乐舞伎衣着大致相同,西安、洛阳等地也有同式舞俑出土。 五代十国时,南唐统治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湖北一部分地区,在南方诸国中力量较为强大。其农业、手...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马家窑文化 水器 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 高14.1厘米、口径28厘米 此彩陶盆呈橙红色。上腹部弧形,下腹内收成小平底。口沿及外壁以简单的黑线条作为装饰。内壁饰三组舞蹈图,图案上下均饰弦纹,组与组之间以平行竖线和叶纹作间隔。舞蹈图每组均为五人,舞者手拉着手,面均朝向右前方,步调一致,似踩着节拍在翩翩起舞。人物的头上都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