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城区昨天成立“遗产活化城市联盟”,区文委主任孙劲松透露,西城区今年将启动52处不可移动文物的腾退工作,明年上半年进入腾退收尾阶段。腾退完成后,52处文物将以教育基地、博物馆、城市会客厅等各种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 孙劲松介绍,截至昨天,西城“十三五”计划中第二批文物腾退项目的14处不可移动文物,已经有11处完全腾空,包括京报馆、五道庙等。剩下的三处为会贤堂、真武庙、永兴庵,均只剩下一户就能完...
“今年是西城区不可移动文物腾退的攻坚之年,‘十三五’确定的47处文物腾退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启动。”昨天,在西城区召开的遗产活化利用联盟成立大会上,西城区文化委主任孙劲松介绍。随着大规模文物腾退工作即将接近尾声,西城区关于文物合理使用的指导意见已经成型,预计年底对外公布。 从今年7月底开始,西城区分两批启动了1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腾退工作,目前有11处在奖励期内完成了100%腾退。这11处包括秦...
紧邻琉璃厂、位于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的安徽会馆,号称“北京会馆之首”。记者昨天从市发改委、西城区文委获悉,去年12月安徽会馆文物项目启动腾退,截至目前,115户居民中已有110户签约搬迁,腾退工作渐近尾声。安徽会馆未来将变身会馆文化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北京会馆之首”腾退接近完成 安徽会馆建于清代中后期,是清代北京所有会馆中面积最大的,占地面积近9000平方米,房屋达200多间,会馆主...
白浮泉遗址腾退正在加快推进,什刹海周边文物建筑群的腾退项目清单已制定,通州古城核心区、张家湾古镇、桥闸码头总体保护等规划编制已启动……北京市发改委昨日通报了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的进展情况。下一步,将聚焦城市副中心和白浮泉区域,抓好规划设计、部分河段通航、绿道建设、统一全市大运河文化遗产标识等重点任务。 大运河文物腾退与保护修缮—— 通州“三庙一塔”景区规划方案形成 市发改委通报称...
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规划》及《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纲要》已完成编写工作,与之配套的《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实施计划》、《中轴线申遗风貌设计管理导则》的编制正在进行中。在“三个文化带”建设方面,八里桥“退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新桥建设工程即将启动;琉璃河遗址核心保护区范围内两个村的搬迁腾退工作今年将启动;怀柔区箭扣南段长城修缮工程即将开工。 ...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规划》及《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纲要》已完成编写工作,与之配套的《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实施计划》、《中轴线申遗风貌设计管理导则》的编制正在进行中。在“三个文化带”建设方面,八里桥“退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新桥建设工程即将启动;琉璃河遗址核心保护区范围内两个村的搬迁腾退工作今年将启动;怀柔区箭扣南段长城修缮工程即将开工。 市文物局文...
拆违后,华康里正门露出原有模样。 “您看这青色的墙砖,是民国时候的老砖,‘三七墙’,结实着呢。”在天桥地区华康里的拆违现场,看见久被遮盖的老房露出原本的模样,一位老街坊很激动地感叹。 高大的香椿树、柿子树在午后的阳光中洒下片片荫凉。圆拱形的门楼上一方砖匾“华康里”三个老旧字体透出厚重的历史感。门楼下方挂着一块由西城区文化委员会颁发的“西城区普查登记文物”的认证牌。去年,天桥街道启动“疏...
老城如何保护?文物腾退后的空间如何再利用?昨天下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首场发布会聚焦“老城提升”问题。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东城、西城今年都将制订老城保护实施方案,对于腾退空间利用,也将出台利用指导意见,力求让更多便民服务设施和功能保留在老城区。 今年东城将推进前门地区所有会馆腾退 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上,代市长陈吉宁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贯...
北京将花10年时间,提亮中轴线。今年,故宫周边重点文物将搬迁腾退。同时,三个文化带上散落着的500余处文物古建筑正在拂尘回春,点亮成串。 城内,城外,古都神韵焕发。昨天,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时透露今年古都保护任务单,双清别墅、来清轩等革命文物将启动修缮保护工程,成为三个文化带上的绝对亮点。 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孕育出古都独具魅力的京韵。而京味...
记者上午从东城区“两会”上获悉,2018年,东城区将基本完成太庙、社稷坛、天坛公园内住户的腾退工作,同时启动10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利用腾退空间开设实体书店、阅读空间、社区博物馆、非遗大师工作坊;此外,第33届地坛、第35届龙潭春节文化庙会将于2018年2月16日至2月20日举行。 完成天坛公园等 三处文物内住户腾退 据东城区住建委党组书记、风貌办主任刘景地介绍,东...
为配合北京中轴线申遗,北京正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今年将探索推动对会贤堂、贤良祠、先农坛(庆成宫)等社会单位占用文物的腾退利用和保护。这是记者1月10日在北京市西城区第十六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被誉为北京古城灵魂和脊梁。 有资料显示,目前确定的中轴线申遗核心区...
记者昨天从西城区获悉,本月初,西城区15处直管公房类文物张贴腾退公告,正式启动腾退,包括谭嗣同故居、林海音故居等市区级文保单位。根据计划,西城区选取47处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直管公房类文物进行腾退保护,2020年修缮后全部亮相。 根据此前的摸底,西城区181处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82处文物普查登记项目中,作为大杂院用于居民居住、处于不合理使用状态、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物共有165处,其中包括34处会...
12月17日,绍兴会馆,这里明年将进行腾退。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从名人故居到普通大杂院,不少不可移动类文物因为普通人的入住获得生气,同时也迎来文物保护上的挑战。近日,记者从北京西城区获悉,西城本月启动了对15处直管公房类文物的腾退工作,明年将再启动15处文物腾退。到2020年,这些经过修缮的文物将向社会敞开大门,以新面貌亮相。 近日,记者从西城区一年一度的名城年会上获悉,本月初,西...
位于北京西城区北半截胡同41号的谭嗣同故居。 东方IC 资料图 记者从昨天(12月17日)的西城区2017名城年会上获悉,本月初西城区启动了15处文物腾退工程,目前腾退进度已经接近一半,腾退的462户居民将前往大兴、房山等地安置。明年将启动另外14处文物腾退点位,到2020年,西城区50余处文物腾退将全部完成并开门迎客。 据统计,西城区181处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82处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露出天坛的坛墙,建成环天坛“文化探访绿道”——北京晨报记者10月16日从东城区获悉,《东城区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正式出台,2020年,东城区将以直管公房类文物为突破口,努力实现辖区会馆类文物全部腾退,同时推进太庙、皇史宬等重点文物腾退。 2020年会馆类文物全腾退 东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行动计划》围绕六个方面部署了31...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