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法治中国语境下,啃掉文物腾退这块“硬骨头”,财政要出钱、制度要出力,而统筹协调的功夫,更需要各个部门形成合力。 一直以来,不可移动文物腾退,都是文保工作中的“硬骨头”:恭王府腾退,花了28年时间;大高玄殿腾退,花了60年时间……时间流逝,程序拖沓,矛盾迁延,文物受损。在此背景下,日前有媒体报道,北京沈家本故居腾退、保护、合理利用只花了两年左右时间,可谓是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的速效样本。 ...
10个月完成腾退、5个月完成近70年来首次修缮,年底前,位于西城区金井胡同1号的沈家本故居,将变成中国法制名人博物馆对中外观众开放。 不可移动文物腾退,历来是文保工作的“硬骨头”,动辄十余年甚至数十年。而沈家本故居腾退、保护、合理利用只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为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提供了可推广的样本。据西城区相关部门透露,参照“沈家本样本”,“十三五”期间,该区将有包括28处名人故居和会馆在内的4...
修缮中的沈家本故居二进院 拆违后的二进院 修缮中的枕碧楼 10个月完成腾退、5个月完成近70年来首次修缮,年底前,位于西城区金井胡同1号的沈家本故居,将变成中国法制名人博物馆对中外观众开放。 不可移动文物腾退,历来是文保工作的“硬骨头”,动辄十余年甚至数十年。而沈家本故居腾退、保护、合理利用只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为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提供了可推广的样本。据西城...
一根长达7.8公里的“脊梁”,从南到北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如今,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开墙打洞”,胡同恢复肌理,什刹海畔一些高等级文物有望腾退并对公众开放……中轴线上越来越多的文物将再展风采。 整座老城重焕京韵,同时也融入了更多北京人的现代生活。昨日,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在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栏目中谈到,北京目前已经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地,正在积极筹备中轴...
北京中轴线主要文物 一提起中轴线,这可是北京独一无二的标志。北京中轴线不仅在北京城市规划中占有核心地位,也是北京历史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 今年,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方案将完成初稿。为了助力中轴线申遗,保护中轴线及其周边的历史风貌,除了文物修缮等保护方式以外,在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大背景下,一些棚改、腾退及整治项目也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轴线南起点:永定门城...
曾经为进京考学、经商、会友的同乡提供服务的各地会馆,一度担任着“驻京办”的角色。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繁盛一时的会馆逐渐没落,很多都成了拥挤破旧的大杂院。昨天,北京晨报记者从东城区召开的名城委全会上了解到,今年年底前,包括安乐禅林、江西丰城会馆、湖南辰沅会馆、江西新建会馆、福建汀州会馆南馆等在内的11处文物有望腾退完毕。“十三五”期间,东城区将推进47处文物腾退工作,所有会馆建筑拟全部腾退修缮。 ...
北京市东城区近日(8日)发布消息,11处文物将于年底前腾退完毕,包括安乐禅林、丰城会馆、湖南辰沅会馆、江西新建会馆、福建汀州会馆南馆等。目前,东城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56处,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推进太庙、皇史宬、京师大学堂等47处重点文物腾退。
今年东西城将对被占用的不可移动文物加大腾退力度,并列出文物腾退计划清单。其中东城区将推动17项不可移动文物的腾退工作,西城区计划启动15项直管公房的文物腾退项目。市文物局表示,中轴线申遗目前仍处于准备阶段,将继续推动中轴线申遗进程,申遗所需的文本、保护规划和缓冲区范围划定等方案将在今年完成初稿。
曾被仿膳饭庄占用57年的北海漪澜堂景区,自5月18日开始,主体建筑漪澜堂院落及其西侧的道宁斋院落将以举办展览的形式局部对公众开放,约占总开放面积的三分之一。记者从北海公园管理处获悉,开放区域并未进行古建修缮,只是拆除仿膳饭庄搭建的临时建筑设施,并进行物理除尘处理。北海公园拟于今年9月设计完成漪澜堂景区修缮方案,再利用两至三年时间,陆续完成古建修缮及景区环境整治等工作。(5月18日《北京青年报》) ...
1月15日下午,在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东城区区委书记张家明表示,东城区将对一些部门的文保职能进行调整,由名城保护办进行统筹,加快文物腾退的步伐。此外,王府井大街将按照知名商业街的规律发展,清退不符合业态要求的商户,挖掘文化元素。 张家明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作为核心区的东城区,有历史文化街区10.5片,占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总数的55.3%.不可移动文...
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是北京的目标。在进行中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北京市人大代表、东城区区委书记张家明透露,东城区正在制定五年文物腾退计划,初步设想每年投入资金1亿元,加快文物腾退步伐。他首次披露了王府井大街改造方案的相关规划。 作为北京市核心区的东城区,承载着首都厚重的历史文脉,其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在全市占比最高。 张家明介绍,东城区有历史文化街区10.5...
北京市西城区计划投入190亿元,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一批重大文物建筑特别是纳入文物登记的会馆和名人故居实现腾退亮相。 这是记者8日在由北京市西城区名城委2016年会上获悉。 据介绍,这次年会的主题是“城市修补与复兴”。近年来,西城区坚持建设“记忆西城、书香西城、艺术西城、时尚西城”,积极构建“名城、名业、名人、名景”工作体系,探索了渐进式街区保护更新、整院落腾退等模式,推动了杨...
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获悉,从2016年到2020年,西城区拟安排逾百亿财政资金,着力推进列为文物的名人故居、会馆腾退保护利用工作,实现一批重大历史建筑修缮亮相。据悉,这也是迄今为止西城区启动的最大规模的文物腾退保护计划。 在北京市西城区第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西城区规划分局局长倪锋说,2016年,西城区在全市区级层面率先发布“十三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了5年间名城...
西城区按照文物保护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原则,编制并启动实施了北京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文物腾退保护计划,计划到2020年完成47项直管公房类文物的腾退工作,带动社会单位管理使用的文物腾退保护,实现一批重大文物建筑的腾退亮相,力争对被认定为文物的全部会馆和名人故居实施保护。 此外,西城区将继续打造德胜门对景、北平居、地百等精品工程,实现北京坊精彩亮相。2017年,浏阳会馆、谭鑫培故居等14处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