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传家宝”哪里去?捐给博物馆。从2015年至今,新昌博物馆共收到新昌市民(或乡贤)113人次共计331件(组)私人物品捐赠。每一件藏品,每一个老物件的背后,都烙印着时代的印记,寄托着主人对家人、对家乡的深情。当这些有温度的物件从家庭走向博物馆时,便成了新昌历史的一部分。近日,记者走近这些捐赠人,倾听属于他们的捐赠故事。 “放到博物馆里,大家都能看到” 82岁的姚则鹏已经向新昌博物馆进行...
老式收音机、砖头式“大哥大”、一斗米量具、黑胶唱片机…… 出于个人爱好,44岁的贵州人张晓明,在贵阳市花果园社区开了一间名为“老深圳 旧时光”的店铺,摆出4000余老物件供市民免费参观,近期走红网络。 “我收藏的是往昔的记忆,这些老物件更是社会发展的见证。”张晓明说,从1998年自己开始收藏老物件,迄今已有二十年。而之所以取这样的店名,是因为自己曾在深圳打工十多年。 聊起“淘宝”...
播种用的耧车 马车上的车辕 老式织布机 八仙桌上摆满了碗碟,四把太师椅等您入座 来自清朝的绣花鞋 播种用的耧车、运物品的独轮车、女人穿的小脚鞋、烧地锅用的风箱、马车上的车辕……提到这些老物件,即便上年纪的人也许仅停留在记忆中,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根本没有概念,现实生活中更是想见而见不到。濮阳市清丰县一位农民在20年间收藏老物...
扬子晚报网7月3日讯(通讯员 杨志国 记者 万凌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曾承载着历史印记和农耕文明的很多老物件、老农具已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日,记者在句容市博物馆内,看到一批老物件,这批老物件则是句容华阳街道的一位热心村民,将多方收集的老物件、老农具无偿捐赠给博物馆的。为这些有了年岁的“宝贝”,寻到了一个“家”。 老农具 “薅秧耙、煤油灯、老木匠用的刨子...
居民捐出的老物件 溧水区城隍庙复建在即,6月19日下午,溧水区博物馆馆长甘莉莉、文广局史红玉科长及城投集团一行在通济街社区葛盛凤书记的陪同下来到了溧水城隍庙旧址——通济街社区实验巷,接受通济街社区老居民刘义林、王官保无偿捐献的老城隍庙砖石、墩台、狮座等文物。 当天,来自实验巷9号住户王官保、张本英夫妇捐赠了城隍庙石础4个,汉白玉石板1块;实验巷54号住户刘义林女士捐赠的城隍庙方条石1块...
“杨书记,我们家还有几件老东西,你要不要的啊?”“要的要的,这就来。” 接到居民的电话,杭州石桥街道石桥社区(原来的石桥村)党委副书记杨炜莉喊上司机师傅就出发了。一辆小卡车走街串巷,从一户户正在收拾家什准备腾房的村民家里,抬回来了一件件旧物:旧樟木箱子、老式的铜手炉、铁钉作齿的耙……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都是已经没有价值的老物件,可是在杨炜莉和许多石桥人的心里,它们是情怀,是乡...
18日,“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暨“留住乡愁记忆”老物件展开幕式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举行。活动通过讲述运河故事,为“运河沿岸名区”建设注入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著名的国家文化名片。拱墅是杭州段运河古迹保存最完整、底蕴最深厚、资源最丰富的一段。建成开放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5大国家级博物馆,保护修缮了小河直街等3大历史街区,打造了“运河文化...
今日一早,小编来到古色古香的泽随古村,沐浴自然风光。 村口的游客接待中心白墙黛瓦,长廊和门窗皆为实木雕刻而成,古朴而低调。这儿,也是村两委办事处所在地。 往前走,绕过点缀着花篮的白墙,映入眼帘的是微风中波光粼粼的上下塘。近看,白云、古宅、鲜花和绿树都倒映在水中,鱼儿欢快地从这棵枝头游到那棵枝头。远看,上下塘合为“八卦阴阳鱼”状,风...
老人在收藏来的水车上演示 在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双盈村凤凰池的大舞台前,满满当当摆了数百件水车、石磨、米斗等农耕时代的老物件,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刀耕火种的岁月。这些老物件,是双盈村老年协会8名老人出资3万元,从各地搜罗来的藏品。这8名平均年龄已过7旬的老人,梦想着用这些老物件,办一个农耕博物馆。 200年小风箱仍能使用 这些“老古董”藏品品类非常丰富,大的有旧时灌溉用的...
记者8月13日从天津滨海新区博物馆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滨海新区博物馆陈列布展水平,丰富馆藏文物资源,充分展示滨海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滨海新区博物馆现诚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各类文物。 此次征集的范围包括:具有合法来源的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古代史类、民俗类、革命史类、当代史类、标本及古生物化石类等各种文物。 其中,古代史类方面包括:滨海新区内发现的具有历史、艺...
这两天,新昌县市民吕祥来显得很高兴。他将自己藏了40年、承载着家族历史的石匾捐赠给了县博物馆,为老物件找到了一个可以发挥其价值的家,实现了母亲和他两代人的心愿。 这是一块明嘉靖年间的石匾,上书“旌表处士吕廷安妻张氏贞节之门”等字。吕廷安是个处士(古时指有才能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但他有个厉害的孙子——吕光洵,官至兵部尚书,治过水患,平过叛乱,还写过书,办过学校。 吕祥来,今年70岁,原...
老人在收藏来的水车上演示 据安徽商报报道 在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双盈村凤凰池的大舞台前,满满当当摆了数百件水车、石磨、米斗等农耕时代的老物件,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刀耕火种的岁月。这些老物件,是双盈村老年协会8名老人出资3万元,从各地搜罗来的藏品。这8名平均年龄已过7旬的老人,梦想着用这些老物件,办一个农耕博物馆。 200年小风箱仍能使用 这些“老古董”藏品品类非常丰富,大的有旧时灌溉用...
今年底,位于福明街道邵家社区137号的甬剧艺术博物馆即将开馆。记者昨日从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获悉,目前中心正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甬剧实物、资料,让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宁波人的生活记忆和民俗风情传承下去。 征集范围包括:甬剧老剧本、曲谱、书籍等相关文本资料;甬剧老唱片、服装、道具、连环画、节目单、票根等相关实物资料;甬剧剧照、与演员合照、演员生活照、集体照等相关照片资料;其他与甬剧相关且有收藏价值的...
一层楼梯通往建筑内的违建地下室 近日,有网友反映称,在南锣鼓巷雨儿胡同一处私人经营场所内,出现了私挖地下室的现象。昨日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现场探访发现,被举报的建筑内存在私挖的地下室,目前地下室已被改造成“老物件博物馆”。对此,城管介绍,规划部门已认定该地下室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历史遗留违建,将限期拆除。 事件 胡同内建筑被曝存违建地下室 近日,家住南锣鼓巷附近...
“这二十余万件‘宝贝’是我20年来倾全家财力收藏来的,可以说在河北地区都很少见,现在都积压在我的家中,让宝贝蒙尘,实在痛心。希望能找到合作单位或个人共同打造一家‘北方农耕博物馆’,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3月7日上午,在邯郸永年临洺关镇河北铺村,指着堆积在老宅中琳琅满目的“老物件”,57岁的赵海京对记者说。 永年“民俗大王”收藏“老物件”二十余万件 196...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