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瓷器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浙江又是瓷器的故乡,是古代越人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瓷器的出现深刻改变了古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模式,不仅是最普遍的日常用品,而且渗透到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支撑浙江作为世界瓷器起源地的重要证据,是大量古代瓷窑址资料,尤其是大量先秦原始瓷窑址及汉六朝时期的成熟青瓷窑址,数量庞大,时代上早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发展序列完整、制瓷技术高超,是探索世界瓷器...
近日,武汉江夏区青山村两座15米高的宋代窑遗址,在雨水浸泡下摇摇欲坠,令古陶瓷专家、武汉长庭陶瓷博物馆馆长余长庭忧心不已。 记者现场看到,两座宋代窑遗址已经部分坍塌。在离古窑遗址100多米远的小池塘底,同样散落着大量瓷片。 “‘湖泗瓷窑址群’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陶瓷生产的历史衔接地,窑址群如果没了,这段历史恐怕真要泯没了。”余长庭说。 在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李正...
11月8日,随着上虞区政府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建设瓷源小镇的一锤定音,作为这个省级特色小镇一期项目中的主要构成,凤凰山窑址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再次引发关注。 昨天,记者在相关部门了解到,以凤凰山窑址群为主要范围,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及周边配套工程建设已于9月底进场,也意味着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已经启动。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担纲的凤凰山窑址群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也已经通过省级评审...
大冶发现唐宋时期窑址群 1日,大冶市文物局宣布,该市发现首个古窑址群,初步判定为唐宋时期的窑址。 今年2月15日,大冶市保安镇磨山村修建水渠时,村民挖掘出大量陶器碎片,一些村民认为发现了宝贝,将部分陶器带回了家。大冶市文物局获悉后,迅速赶到事发地,对现场进行了保护处理。3月14日,省考古所专家赴现场进行勘查。 经过勘查,专家初步判定,保安镇磨山村绣花墩和赤马村王家咀对面山上,有三处烧制高温釉...
出土陶器 4月1日,楚天时报记者从大冶市文物局获悉,保安镇发现约2万平方米的古代窑址群。这是大冶市首次发现古窑址群,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考古价值。 2月15日,大冶市长李修武在保安镇调研时,发现该镇磨山村在修建水渠时,挖掘出了大量陶器碎片。李修武当即将此信息告知大冶市文体局局长曹云华,曹云华又将此信息传递给了大冶市文物局局长余锦芳。余锦芳一行立即赶赴现场与当地村民一起对现场进行了保...
窑坞窑址位于玉山县怀玉乡马路村委境内的窑坞,窑址规模巨大,分布在塔山和石煤山东西两面山坡上,总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仅地表暴露的窑炉痕迹就达1 3处之多。 2010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公路通过窑址一带依公路走向共布10米×l0米探方12个,发掘面积总计1200平方米。 此次发掘共清理窑炉5座、储(练)泥坑3个、储煤坑1个。出土大量明代中期砖瓦和数量极少...
一.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的发现 东苕溪位于浙江省北部,发源天目山南麓,向北流经杭州市余杭区、德清县与湖州市,注入太湖。所经的流域是西部高大的天目山脉向东部太湖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低山起伏,山上有丰富的瓷土、烧料,山下河网密布,运输便利,制瓷条件相当优越。以往考古调查资料表明,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中游地区是商周原始瓷窑址的最重要分布区,但商代窑址的发现与研究一直是薄弱...
2011年2月—3月,为配合沪昆客运专线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沪昆客运沿线各文物点展开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过程中,原调查报告中提到的新邵县窑里陈家窑址得到初步确认,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勘探,并对铁路红线范围内进行发掘,最终明确该地为一处宋元时期窑址群。下面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窑里陈家窑址群位于湖南省新邵县坪上乡筱溪村北,跨越新邵与冷水江两县市,距新邵县城约60公里,南距筱溪电站约1公里,西侧紧挨...
江西上饶市玉山县怀玉乡境内发现明代古窑址群,经过考古专家一个多月的勘查,发现13座古代窑炉,遗址剖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考古专家认定,这个结构独特的明代窑群,是江西砖瓦窑的首次重大考古发现。 古窑址群位于玉山县怀玉乡马路村一处名为塔山德山坡上,高出周边水田约10米,窑业堆积厚度最深达3米。据悉,遗址出土了罐、陶质的纺铜镜等,还有少量的日用生活用具。这些窑炉均保存完好,包括窑顶、焚口、火膛、火路、烟道...
江西上饶市玉山县怀玉乡境内发现明代古窑址群,经过考古专家一个多月的勘查,发现13座古代窑炉,遗址剖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考古专家认定,这个结构独特的明代窑群,是江西砖瓦窑的首次重大考古发现。古窑址群位于玉山县怀玉乡马路村一处名为塔山德山坡上,高出周边水田约10米,窑业堆积厚度最深达3米。据悉,遗址出土了罐、陶质的纺铜镜等,还有少量的日用生活用具。这些窑炉均保存完好,包括窑顶、焚口、火膛、火路、烟道等...
窑址周围散落的陶器 记者从溧阳文管部门获悉,溧阳文物普查工作组日前在溧阳戴埠镇牛场村委东官村一带发现多处南宋古窑址。目前,普查队员正准备对该区域的古窑址群进行全面普查。 目前,普查组已经发现并登记了4座古窑址。据文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窑址被发现的时候已经非常明显,有不少陶片都暴露在地表之外。据判断,这些窑址均为南宋时期的制陶遗址,它们大多背山而筑,占地面积一般有两三亩左右,陶片堆积层厚达2...
江西樟树市文物考古人员近日在当地昌傅镇发现距今1000多年的隋唐时期大型窑址群,这为江西瓷业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被发现的大型窑址群位于昌傅镇太平村,窑址群长约500米至600米、宽约50米。根据窑址结构和采集的青瓷碎片、匣钵标本的釉色、器形判断,考古人员确定窑址为隋唐时期的古窑址,属于洪州窑系列。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始烧于东汉,发展于两晋、南朝,鼎盛...
11月24日,江西樟树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昌傅镇太平村棲梧山发现了一处隋唐时期大型窑址群。经樟树市博物馆专家考证,该大型窑址群属洪州窑系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棲梧山大型窑址群位于樟树市昌傅镇太平村丰溪陈家组西南约600米处,南面靠水田,稍远处为蒙河,是一处理想的古代烧瓷场所。窑址群分布范围长约500米至600米、宽约50米,呈多纵排列。文物普查人员在棲梧山丘陵边缘...
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中国文物普查在江西樟树市昌傅镇发现距今一千多年的隋唐时期大型窑址群。二十六日,樟树市博物馆馆长李昆向记者确认,该大型窑址群属“洪州窑”系列,有望将洪州窑遗址的分布范围从广丰等地区拓宽到樟树地区。 二十六日,完成测量工作的李昆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说,此处“棲梧山大型窑址群”位于樟树市昌傅镇太平村丰溪陈家组西南约六百米处,呈多纵排列。窑址...
属洪州窑系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1月24日,樟树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昌傅镇太平村棲梧山发现了一处隋唐时期大型窑址群。经樟树市博物馆专家考证,该大型窑址群属洪州窑系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棲梧山大型窑址群位于樟树市昌傅镇太平村丰溪陈家组西南约600米处,南面靠水田,稍远处为蒙河,是一处理想的古代烧瓷场所。窑址群分布范围长约500米至600米、宽约50米,呈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