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潍坊市潍城区十笏园小区的滕东野老人收藏了7张清朝至民国时期的地契、房契等契约文书,他无意中发现上面的名字多是曹氏。7月24日,经潍县曹氏后人81岁的曹清高确认,这7张契约文书中的曹氏确实是老潍县曹氏第十五、十六、十七世后人,族谱中可以查到他们的名字。 契约文书上的曹氏名字,族谱中能查到 7月24日,记者来到滕东野老人家。老人拿出了一张张契约文书,其中有嘉庆十一年的、十五年的,有同治十三...
3月15日,从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传来消息,在近期对黄帝故里景区故里西路的施工过程中发现两处墓葬,经过考古工作人员抢救性发掘,出土春秋时期、东汉早期文物共计29件。 据了解,本次出土的文物分属两处,春秋灰坑内出土文物共计8件,分别为板瓦、环底罐、陶水管;在另一处东汉早期墓葬内,出土陶器、陶罐等12件、新莽时期“大泉五十”钱币8枚、汉镜1件。 ...
12月25日,浙江省永嘉县坦头唐代瓯窑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在瓯窑小镇举行。 坦头唐代瓯窑遗址位于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这里是瓯窑的重要分布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永嘉县文物馆对该窑址进行联合发掘,发掘面积达950平方米。 此次发掘包括窑炉、贮泥池、辘轳坑、釉料缸、火烧坑、器物坑、石砌挡墙等在内的作坊遗迹与祭祀遗迹,首次完整呈现唐代瓯窑窑址。此外,还出土大量...
九龙镇棠下村先秦遗址挖掘现场郑迅摄 11月26日上午,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广州中新知识城的九龙镇棠下村榄园岭先秦遗址,考古发掘出50余座相当于春秋时期的墓葬,1座西汉早期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以及一批随葬品。该处先秦墓地的发现与发掘,将会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先秦文化序列和文明进程、越人葬俗,尤其是南越文明源头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九龙镇棠下村先秦遗址挖掘现场郑迅摄 遗址清...
几年前首次发现了“昆岗羌人”的房子,现在只能看到被沙砾填满的浅坑了。 “昆岗1号古墓群”里一座古墓表面的形态。贾东 摄 记者采访了解“小河遗址”情况、实地考察“昆岗古墓群”的专家,专家一致认为“昆岗古墓群”带给人们的惊喜有可能远远超过“小河遗址”。 此间10月下旬,中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塔里木大学、喀什大学,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等的50余位专家学者,汇...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日前在江津区白沙镇发现一座双石室墓,内有大量精美雕刻,初步推测是一座宋代双石室墓,主人很可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该院现场考古负责人牛英彬向重庆晚报记者介绍,墓葬整体由石块垒砌,长方形双室墓,通长8.5米、宽7.5米、高3米,由墓道、挡墙、墓门、墓室以及棺床、壁龛等组成。“没有发现墓碑,主人是谁还不得而知。从整个墓葬的规模来看,还是比较大而精致的,主人...
近日,在郑店子拆迁工地发现汉代墓葬群,墓葬群被发现后,亳州市文物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清理墓葬10座,其中砖室墓4座,土坑墓6座。出土文物9件,这些文物保存较为完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014岁尾,章丘市文祖镇三德范村村民在清理河道淤泥时,在村内中心桥北头的河岸东沿地下挖出了一座古桥,此外还有破碎的六块残碑,其中比较完好的一块残碑顶端有“大明”字样。许多省内外考古专家闻讯赶到现场,从残碑和桥的建构等考证,证实此桥西半段为明代嘉靖年间建筑,东段则是元代古迹,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小村挖出两段古桥 据三德范村古桥发现者介绍,这座古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长...
中国造船工程协会船史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顿贺也参与了古沉船的发掘现场考察工作。他告诉记者,慈溪沉船许多方面都反映了中国古代造船的传统工艺和结构。 从船型来看,这是一艘比较典型的浙江船。浙江沿海一带的海船,其特点是船首形似鸟嘴,因此又称鸟船,而尾部的U形底,航行北方也可搁沙滩而不至于侧翻。正好符合宁波地处我国海岸线中端,北行多沙滩,南行多礁石的地理特征,既可航行于南...
近日,阿里地区札达县皮央和东嘎遗址维修工程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 据了解,阿里皮央和东嘎遗址位于札达县城以东40公里处的托林镇东嘎村,由东嘎扎西曲林寺遗址和皮央石窟群组成,是古格王朝时期的历史遗存,保存有丰富而独特的洞窟壁画,于2013年被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嘎扎西曲林寺遗址现存洞穴近200个,绵延2000米,皮央石窟群总面积逾万平方米,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组成。 ...
西部网讯 (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考古学家近日在对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发掘中,在寝殿遗址东部的回廊式建筑中首次发现一处登上该建筑的青石台阶,这对认识和研究秦始皇帝陵的建筑理念和技艺等具有重要价值。 这次发现的台阶位于秦始皇帝陵封土北侧陵寝建筑的西北角,两块台阶均由青石制作,厚度在23厘米左右,长度有2米1。上面刻有精美的夔(KUI)龙纹图案,表面以斜线填充。图案整体主次分明,具有对称性。青石台...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1日电(记者李云平)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境内日前发现一株16米长的树化石,具有较高的艺术和考古研究价值。 据了解,这株树化石年轮、树干、树斑清晰可见,直径为60厘米至130厘米,是由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查干嘎查牧民傲特根巴特尔在放牧时无意中发现的。他说:“我放羊的时候看见这个东西,就往下挖,没想到挖出了树化石。” 在接到相关报告后,乌拉特后旗政府和当地收藏协会负...
针对有媒体报道衡水滹沱河河道内施工挖掘出一清代古墓群,文物遭哄抢一事,河北省衡水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王耀宗26日称,墓穴属晚清近现代家族墓,目前不具备较高研究价值。 据衡水市文物管理处介绍,2013年2月25日接群众举报,安平县油子乡后刘兴村村南紧邻滹沱河河道,一取土坑内发现一古墓群。接报后,安平县文广新局马上安排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了查看,并与当地派出所进行了沟通和联系,加强了现场保护,同时将情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