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27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17年4月至今,考古人员对乌东德水电站(四川)的8个文物点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发掘石棺葬335座,为西南地区发现石棺葬数量最多的单个考古项目。 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规划建设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个水电梯级的最上游梯级,是目前中国第四大水电站。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建设,2011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对该区域进行了考...
基本信息: 作 者:高太伦 (日)宫本一夫主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1 版 次:1 页 数:266 字 数:410000 印刷时间:2013-10-1 印次:1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ISBN:9787030388261 包 装:精装 内容简介: 中国西南青藏高原的东麓,在先秦时期是否存在 着与北方草原...
“西南地区早期冶铁技术是什么样?”“古人类的病理化程度与其他地区有什么差别?”“青稞种植的历史有多长?”……9月2日-3日 ,“中日共同开展西南地区北方谱系青铜器及石棺葬研究合作”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日本札幌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3年的合作成果进行了交流和总结。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西南地区石棺葬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核...
茂县城关石棺葬墓群位于四川茂县县城凤仪大坝上,处于岷江的一级台地上,1978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城关发掘石棺葬46座。1986年和1991年,四川茂县羌族博物馆在该区域清理石棺葬77座。2009年7月,为配合灾后重建重点项目—茂县城关粮站住宅楼,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阿坝州文物管理所、茂县羌族博物馆联合对茂县城关石棺葬墓群进行了清理,共清理墓葬54座,出土各类文物300余件。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阿坝茂县城北城关粮站的大规模石棺葬群抢救性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收获。考古人员发现和清理战国晚期至汉代石棺葬54座,出土了一批铜器、铁器、陶器、海贝和各类饰件,收集了大量人骨、兽骨,并提取了纺织品及粟等植物标本。这些珍贵文物的出土将为研究岷江上游地区的历史沿革、文化面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难得的实物资料。 据考古现场负责人介绍,此次发掘面积近1600平方米,共发现和清...
记者昨(13)日从四川省文物局获悉,自今年6月阿坝州茂县发现大规模石棺葬后,联合考古队已于近日对其完成抢救性发掘清理。此次考古发掘面积近1600平方米,专家初步判断该墓群的年代是距今大约有2000年的战国晚期至汉代。 联合考古队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阿坝州文物管理所、茂县羌族博物馆的人员组成。那些文物的出土将为研究岷江上游地区的历史沿革、文化面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难得资料。 据介绍,本次考古...
近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契丹人火葬墓采用了石棺葬。巴林左旗辽金史研究会会员王青煜认为,从多种不同的样式和棺壁的纹饰上,可以看出契丹人的发展史中,吸收了多种外来的文化元素。 以辽上京博物馆为例,馆藏的15件石棺中,形制以玄山、盒式和屋脊式为主,其中多件石棺在棺壁上雕凿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侍仆形象等纹饰。 很多学者认为辽代比较多见的玄山式契丹石棺源于鲜卑葬俗。所谓玄山式,形制为前高后低,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