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人说:“不依情,不能发笔。”古老而独特的中国书法艺术,尤其注重情感的表现,或忧、思、悲,或恐、喜、怒……也正是因为有“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的情与理的撞击,才使得书法艺术产生出熏人、摄人、勾人的魅力。 王献之——《奉对帖》 释文: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姐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姐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
地黄汤帖 唐人摹本 (局部)25.3×24.0厘米 王献之 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 “来”字释读的现况 传世王献之《地黄汤帖》句读释文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完全解开,其中最难解开的谜团当是首行第七字“来”,古今各种版本释文产生巨大差别的原因,也源于此字,为此,笔者通过文字学、训诂学、中医药学、书法文献学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以图解开谜团。 此帖第一句文本为:“新妇服地黄汤来似...
新妇地黄汤帖 王献之 唐人摹本 25.3×24厘米 背景资料: 王献之(344-386),东晋著名书法家,字子敬。羲之第七子。曾官中书令,人称“王大令”。性格高迈不羁,少有盛名,风流冠时。 王献之工书法,自幼刻苦好学,后来精通行、草、隶、飞白等多种书体,尤以草书见长。其书法英俊豪迈,逸气逼人。他的书法初师父亲王羲之,后融入张芝的笔法,独辟蹊径,风格一变,时人称之为“破体”。羲之有...
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鸭头丸帖》据说是王献之存世的唯一真迹,也有人说是唐人摹本。 此帖共有两行15字,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可见这其实是王献之书与友人的一通手札。 从这一帖的语气来看,应当是有人已服用过鸭头丸,但感到效果不好,因此告诉过王献之这个情况,王献之服后,觉得果然如来信所说,所以回信约这位朋友明天聚会并向其求教。 鸭头丸是一种药,医书上说主治“水肿,面赤烦渴,面...
《东山松帖》,晋,王献之书,纸本,行草书,纵22.8cm,横22.3cm。 释文: 此帖无款署和题跋。鉴藏印钤南宋“绍兴”连珠印、“内府书印”,明文徵明、刘承禧、吴廷及清曹溶等印。另有两方古印(文不辨)。原有清乾隆内府诸印和乾隆题语,已被刮去。 《东山松帖》是王献之写的一通信札,为断札,有四字磨灭。“埭”(音带)即堵水的堤。“东山松更送八百”应是一句,其意是需再植松八百棵作护堤、美化之用。此...
在相隔不远的北京故宫与首都博物馆,有两件同名为《洛神赋》的古代珍品遙相昐望。故宫博物院藏的是传东晋顾恺之绘画长卷《洛神赋图》;首都博物馆藏的是传东晋王献之书法小楷《洛神赋》刻本。 三国魏晋时期的曹植有《洛神赋》名篇传世,成为一代文学标杆。曹植贵为王子,由京师返回封地路过洛水,与洛水女神相遇产生了缠绵悱恻的动人爱情故事,并以优美的文笔描述其间女神的高髻玉簪、拂衣推云、步履轻波、顾昐含笑等等妙姿和自...
《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本 黄庭坚《砥柱铭》 柳公权神策军碑也含有王献之的体势 《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本2 《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本3 这篇文章带有点“书法绝学”揭秘的味道,透过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揭示一下魏晋书法奥秘,顺便领大家看一看王献之“徒子徒孙”们的伟大“业绩”。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区别在于:王羲之笔法“内??”,王献之笔法“外拓”。 ...
魏晋时期,自魏文帝曹丕建国(二二O),至东晋恭帝逊位禅让(四二O),前后达两百年。其间,有文献可征的书法家,近二百人。真正能影响规约后世书风的大家,当推钟繇与王羲之。其他书家由于名迹罕有或者不传,虽然声望名垂书史,对后世的书艺发展并没有实在的影响,即使在去其未远的东晋,影响力也十分微弱。 就在钟王披靡东晋之际,意想不到的是王献之一枝独秀,大放异彩。在东晋末年至南朝宋、齐之际的一百年间,居然迅猛...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与王羲之并称“二王”。官至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世称“王大令”或“大王令”。南朝宋、齐、梁、陈间,其书风靡一时。他各体皆精,为世所重。 王献之学书主要继承家法,但他并不墨守成规,而是“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
《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本 黄庭坚《砥柱铭》 柳公权神策军碑也含有王献之的体势 《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本2 《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本3 吉林王永贵 这篇文章带有点“书法绝学”揭秘的味道,透过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揭示一下魏晋书法奥秘,顺便领大家看一看王献之“徒子徒孙”们的...
乾隆三希堂珍宝参加春拍,最低估价约300万元。 清宫三希堂内曾收藏“三王”的三件书法至宝,而今王献之《中秋帖》的玉版将首现拍场,在5月24日至31日举行的诚轩春拍中拍卖。据悉,此件拍品来自上海文物店,估价为300万人民币。 《中秋帖》玉版为乾隆时期造办处玉作所制,长30.9厘米,宽29.6厘米。四周饰变形夔纹及卷草纹,正面描金浅刻“三希”中王...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 行书3行,共22字,释文: 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 何然胜人何庆 等大军 无署款。 《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