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关于洪门水库,你了解多少? 9月17日,《江西日报》B4版整版刊登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业考古队在南城县洪门水库水下考古情景。 让我们跟着报道,再一次走进洪门水库。 探秘洪门水库 9月6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业考古队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对南城县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古迹进行为期30天的水下考古勘探作业。这也是考古队第二次对洪门水库进行考...
4月14日,在郑州西郊常庄水库西侧,因修路而发现一个古墓群,本报及客户端进行了报道。4月25日上午,从挖掘现场传出消息,经过确认,这是东周的古墓群,已经发掘出大量的随葬陶器以及铜器等物。 郑州常庄水库附近发现东周古墓群 看到发掘出的大量物品,当时向本报报料的李先生称,其中挖出的三个陶器的位置,离他家当年的红薯窖很近。“如果当年我家的红薯窖再向南偏1米,就挖出那三个陶器了。”25日中...
近日,随着冰雪消融,天鹅、灰鹤、赤麻鸭等上万只候鸟飞临官厅水库栖息。 张家口日报记者 武殿森摄 冰河解冻、大地回春,永定河的一湾春水汩汩注入河北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的月亮湾,远处风车旋转,脚下绿草茵茵,湖边老叟垂钓,构成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这让人无法相信,一年前这里还是生活垃圾成山、玉米地一眼望不到边的脏乱荒滩。 官厅水库管理权限特殊,479米(大沽高程)以下归北京市水务局管理,4...
缙云县潜明水库文保建筑搬迁工程,内容包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松岩百廿间” ,文保点“胡氏宗祠”、“ 廿四间”三幢清代建筑的拆卸、搬运、组装复原,及其他相关配套工程。三幢建筑总面积为8160平方米,整体搬迁到离壶镇镇松岩村20里路程的壶镇镇团结村。施工单位于2017年12月5日正式进场施工后,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首先完成了房屋拆卸前的大量基础工作。其次对松岩百廿间建筑有序进行拆卸,并将拆卸后的建筑构件分...
古墓群已发掘出尸骨及少量随葬品 6个多月前,常庄水库西岸,40多座古墓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被挖出。昨日上午,记者从常庄村委了解到,在上次挖出的古墓群附近,在常庄村原址进行城中村安置小区建设时,再次挖出大量古墓群。经考古人员初步判定,墓群主人时代跨度为东周至汉代,墓的更详细情况待进一步考古。 郑报融媒记者 徐富盈 文/图 初步判定为 东周至汉代古墓群 昨日上午,记者现场看到,...
近日,记者在东阿县文物管理部门获悉,在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东阿大秦水库施工过程中,发掘出一座大型古寺遗址,根据出土铭文,初步判断遗址原为北魏定国寺、唐代龙兴寺和后周天齐大王行宫。这是山东所见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宗教遗存之一,天齐大王行宫遗存在目前国内已公布的考古资料中属于首次发现,为研究泰山神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为厚重的东阿历史宗教文化再添丰富积存。 大秦水库位于东阿县铜城街道大秦...
缙云县潜明水库移民文物搬迁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于日前完成。该项目将对潜明水库移民工程涉及的三处文保建筑进行整体异地迁建,包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松岩百廿间”、文物保护点“廿四间民居”和“胡氏宗祠”。 迁建后将在壶镇镇团结村建成一个综合的文化景观区,其外围设围墙,围墙南侧临教工路,项目用地2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60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修缮、迁建,及其他相关配套工程。 ...
日前,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海县文物办、清溪水库指挥部等有关单位组成联合勘察组,对宁海县清溪水库考古工作进行了部署及现场踏勘。 清溪水库为中型水库,正常蓄水位110米高程,相应库容7414万立方米,总库容8661万立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各单位代表在对水库的基本情况、考古经费安排、考古工作具体落实等内容进行对接后,清溪水库指挥部还带联合勘察组进入库区。勘察组从...
近日,考古人员在德岭山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东山上发现2000多年前的古城遗址。 这是一座巨大的圆型古城,距南山的赵长城约4公里。古城周长约7公里,占地约3200亩。古城西、南墙为石头砌筑,墙体宽约1.5米,高低不一,高处有2——3米,东、北墙为土夯筑。石头城墙每隔不远处有石头房址。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正在对古城遗址进行考证。
8月1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到南城县,就洪门水库2017年水下考古工作与南城县委、县政府进行工作对接,并表示将再次对洪门水库进行水下考古。 2016年11月,位于南城县的洪门水库因溢洪道闸门改造,需要开闸放水,水位下降了10余米,为20余年来最低水位。没想到,随着水位下降,被水淹了近60年,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部分遗迹露出水面,镇内的部分佛像、圣旨牌坊等古迹重见天日,引起国家文...
记者2日下午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目前,国家文物局已批复洪门水库2017年水下考古方案,考古发掘工作最快将于本月底启动。 洪门水库又名醉仙湖,始建于1958年,库区坐落于江西黎川、南城2县区域内。2016年12月份,因水库水位下降,有村民发现位于江西抚州境内的洪门水库内露出一尊佛头和一座圣旨牌坊。今年1月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洪门水库摩崖石佛造像等水下...
尽管华强沟水库文物考古发掘保护工作已告一段落,但说起这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旌阳区文管所所长邓丽仍十分激动。 邓丽告诉记者,在整个清理发掘过程中,文物考古人员共发现78座墓葬,出土保存较完整的文物百余件。目前,华强沟水库文物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已运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清理修复。下一步,这批文物有望进行集中展览,与德阳市民和外地游客见面。 省市区联手抢救性发掘78座崖墓...
7月7日,湖南省首个水库专题移民博物馆资兴市东江移民博物馆正式开馆。该博物馆历时5年打造,是为纪念资兴东江大坝关闸蓄水、东江湖库区6万移民搬迁而建,旨在留住湖底乡愁,弘扬移民精神。 东江移民博物馆位于资兴市“三湘四水”文化旅游街,总投资3500万元,建筑面积3800㎡,布展面积2300㎡。展馆共分为湖底故园、电站建设、移民搬迁、产业建设、唱响东江等板块,通过文字、声音、影像、物品、雕塑、艺术...
4月14日,在郑州西郊常庄水库西侧,因修路而发现一个古墓群,本报及客户端进行了报道。4月25日上午,从挖掘现场传出消息,经过确认,这是东周的古墓群,已经发掘出大量的随葬陶器以及铜器等物。 发掘出随葬陶器、配饰水晶等 看到发掘出的大量物品,当时向本报报料的李先生称,其中挖出的三个陶器的位置,离他家当年的红薯窖很近。“如果当年我家的红薯窖再向南偏1米,就挖出那三个陶器了。”25日中午,记者...
张着嘴像是“大叫”的尸骨 昨日,市民反映,他家的宅基地下竟然挖出大量的古墓,专家介绍,有几处是正常安葬的死者,而有一部分死者像是集体埋在一起的,有的还张着嘴“大叫”。 14日8时许,市民李先生称:他家在常庄村住,村子拆迁后,发现他家的宅基地下竟然挖出大量的古墓。 郑报融媒记者随后来到现场。在郑州西郊常庄水库西侧300米处,是正在修建的雪松路南延工地,在其东侧一个围挡内就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