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台湾画家美术作品展13日在湖北武当山开幕,展出台湾画家罗彩琴、李忆含、张秀琴等创作的精品画作,展期一个月。这也是武当山第二次举办海峡两岸画家美术作品展。 本次展览由武当山地质博物馆、十堰市乡村旅游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旨在加强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合作,丰富武当山地方文化生活。展览共有作品60幅,包括中国画、油画、水彩粉画等三个类别。 十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操建华表示,罗彩琴、李忆含...
张静木雕作品《长亭送别》。受访者供图 “木雕艺术的传承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还需要文化内涵的积淀。”记者近日来到位于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木雕工作室,采访了湖北省非遗项目武汉木雕的传承人张静。 木雕作品《像风一样的女子》。受访者供图 今年51岁的张静18岁开始接触木雕艺术,师从老一辈木雕艺术家邓道航。1986年,张静带着其粉笔雕作品走进了时任武汉工艺雕刻厂木雕总设计师邓道航...
如今古装剧十分火热,服饰造型常常引发热议,中国传统服饰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涌现出不少汉服爱好者。古代帝王为什么要戴有玉串的礼冠?武则天究竟穿什么样衣服登基?还有霓裳羽衣应该是什么样?这些问题,背后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3月2日,西南交大教授李任飞来到成都图书馆,讲述《中国衣裳的文化表里》。李任飞曾多次登上百家讲坛等全国平台,讲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
记者 汪蕾 文/摄 随着央视中文国际的纪录片《中国缘》第9集《我在中国修文物》的首播,作为最主要的取景地,金华的风景与风情更多地为世界所知;主人公舞忒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 事实上,我们身边就有一群这样的文物人——33岁的武义小伙钟奇君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个金缮修复师,修文物这件事他已经做了整整15年。 从第8把古琴到第1000件文物 金缮,即以金修缮,是指...
苏峰在制作“苏恒泰”油纸伞。受访者供图 “留住老品牌,复兴家传油纸伞是我必须要坚持做下去的事。”记者近日在位于武汉剧院旁的“苏恒泰”油纸伞工作室内,采访了“苏恒泰”第五代传承人苏峰。 “苏恒泰”品牌1864年在汉口创立,其创立人为湖南长沙东乡石门坎人苏文受。“苏恒泰”油纸伞曾名扬华中,以结实耐用著称。其制作工序繁杂而考究,相传能抵抗6级大风。历经百年风雨后,老字号“苏恒泰”一度在人们的...
日前,“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馆藏扇面精品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展出,展期将持续到5月8日。 扇,亦称“摇风”“凉友”,它优雅的身影中蕴含着内敛含蓄的审美意趣与文化品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典雅与精致的内涵。 本次展览精选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扇面50余幅,通过“草虫趣”“鸟兽戏”“山水逸”“世间乐”四个单元,让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扇文化历史的演变,还可通过品读展品,探索清代至近现代...
近日,美国《细胞》出版集团子刊《当代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翟大有副研究员(第一作者)、刘煜研究员(通讯作者)、侯先光研究员与英国剑桥大学Javier Ortega-Hernández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oanna Wolfe博士、卡尔蔡司X射线显微镜高级资深应用专家曹春杰工程师共同完成的研究论文《早寒武世一种泛甲壳类动物呈三维保存的附肢》。此项研究成果首次将显微C...
《华夏魂》系列作品之一《盘古》武一力摄 “我一生从事艺术,作为炎黄子孙,我尽力了!”武汉77岁老艺术家安志柏看着工作室里亲手打造的上千件雕塑作品,他感到十分自豪。 安志柏是楚韵铜雕和汉派石雕两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在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上,他的汉白玉雕塑作品《盛世观音头像》获得金奖,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华夏魂》系列作品之一 武一力 摄...
“快看,这种洋油灯以前太爷爷家也有,连爸爸都是很小的时候才见过呢。”大年初三,在武义县王宅镇陶宅村,一名80后父亲兴致勃勃地带着年幼的儿子参观陶宅农耕文化展示博物馆。当天,展馆内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今年春节期间,武义县71家特色博物馆正常开放,为年味增添了文化色彩。截至大年初四,71家特色博物馆接待游客已突破10万人。听戏曲、赏民俗、体验传统手工艺、品茶地方特色美食……这样的旅游方式获...
李常宪制作的立体烙画武一力摄 以铁为“笔”,以葫芦为“纸”。记者近日走进“85后”小伙李常宪位于武汉昙华林的烙画工作室里看到,他正一手握着电烙铁笔,一手缓慢地转动葫芦,不出10分钟,一只栩栩如生的褐色小虾便呈现在这只3厘米高的葫芦上了。 烙画源于汉代,又被称为“火针刺绣”。绘制烙画多以木板、树皮、葫芦等为作画材料,以烙铁烫烙使其炭化,形成天然的棕褐色“颜料”。它是古代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
“迎春送福——武强年画专题展”开幕式现场。王鹏摄 31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衡水市委、衡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迎春送福——武强年画专题展”开幕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四展厅举行。据了解,这是衡水市首次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武强年画专题展,在这一国家重大文化平台展示衡水的民俗文化、传统艺术。 在开幕式上,武强县委书记侯桂宁介绍了武强年画挖掘整理、研究传承工作情况。衡...
近日,记者从河北省武安市文保部门获悉,他们在北安乐乡北安乐村西、贾家庄村东发现了一汉代古墓,出土银器、铜器、陶器等20余件,这对研究汉代的制陶史、社会史等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古墓是北安乐村在建设采摘园时意外发现的,古墓长4.9米、宽2.25米、高2.3米,墓壁厚度0.45米。墓葬内的砖全部为扇形青砖,扇形砖长0.23米、宽0.19米、厚0.08米。 武安市文保工作人员贾明田称,根据出...
2019年1月29日中国传统农历小年。一年一度的春运刚刚开始,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联合武汉天河机场共同举办《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书——连环画中的红色经典》机场巡展活动。 天河机场是湖北省重要的旅游出行窗口,本次机场巡展活动是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与武汉天河机场双方发挥自身优势,探索行业跨界合作、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一次全新尝试。活动旨在将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的...
武强年画博物馆讲解员张浩博为参加开幕式嘉宾讲解。陈贺芝摄 据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透露,29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正值中国南方“小年”,《风韵千载——武强年画与我们的春节》武强年画专题展及体验千年武强年画传统技艺活动在湖北武汉革命博物馆拉开帷幕。当日,80余件武强木版年画珍品和精品亮相于此。 武强年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康英勤现场演示武强木版年画印制技艺。陈贺芝 摄 该活动由河北武强年...
“色又鲜,纸又白,年画打从武强来。门神灶王样样有,屋里墙上搭戏台。”在武汉革命博物馆,风趣地唱卖词、花花绿绿的画片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把人们带到了昔日热闹的年节庙会。 腊月二十四是南方传统的小年,民间有“过了小年就是年”的说法。小年当天,武汉革命博物馆以“年画重回春节”为主题,举办“风韵千载——武强年画与我们的春节”年画展览,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让广大市民在欢欢喜喜迎新年的欢乐气氛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