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3日至4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文化局和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承办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八届联席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36个挂牌单位和67个立项单位共103家单位的代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及媒体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此次论坛的主题是“L&P&A_生活@公园@考古”,是历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
记者从河北省武安市文物保护部门获悉,文保人员近日发现了一处摩崖造像群,经当地文物专家初步考证,该造像群为唐代早期所刻,这对研究冀南地区的历史雕刻工艺、民风民俗等有重要意义。 新发现的造像群位于武安市伯延镇双玉泉村东,这里山势陡峭,人烟稀少,造像群刻于一宽约2.4米、高约2米的石壁上,石壁表面较为光滑,造像自左向右依次排列,共有四龛。 武安市文物专家说,从该摩崖造像群的造像特征看,它符合...
古代虽然没有照片,但是有画师画的写实画卷,至今遗存下来很多皇家宫廷内的画卷都详细的刻画了当时的武将士兵的穿戴,武备配备,以及兵种阵型等,是极为珍贵的可以反映真实历史的史料,下面咱以大明朝为例,用实物画卷说说明代的武将士兵们的那些事儿。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副图叫做《出警入跸图》,它就是用纪实的手法描绘了万历皇帝从帝都北京城的德胜门始发,终点是明代的皇陵天寿山的十三陵,画家通过长卷的形式吧皇...
11月8日,考古、青铜、军事、古文字等专家、学者齐聚武义,共同研究一把2400多年前的越王勾践剑,并对“越王勾践剑制作技艺复原与传承”课题进行立项论证。本次活动的东道主——金华市神雕雕塑工艺有限公司将在历史依据以及专家的研究下复原这把冷兵器时代的“百兵之祖”。越王勾践剑除了本身精良的制作工艺之外,还兼具历史、文化以及学术研究的价值,与会专家、学者希望以复原越王勾践剑为契机,为当代金属装饰提供更为丰...
南京明城墙 顾宝国捐赠的乐平烧造的古城砖及砖体一侧的铭文 最近,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组团参加景德镇瓷博会,其间还举行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向江西省乐平市博物馆无偿捐赠了一块600年前明洪武时期饶州府乐平县奉旨烧制的南京古城墙贡砖。据文博专家研究,这块古砖对于考证明代南京都城建设和乐平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持宝人是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顾宝国...
7号立冬,对于小有追求的“文青”们,暖冬必备的文艺项目“艺展之旅”可以随时提上日程。近期重量级大展扎堆展出,堪有集藏精华之誉的“国宝”、“镇馆之宝”纷纷亮相,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新年“预热”。 从“来自盛京”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到摩纳哥格里马尔迪王朝展;从南博镇馆之宝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到“清风墨竹”、“国宝级”书画;从用文物对一个王朝生活的侧面呈现到对“国宝”文物的集中展示,观者可在...
10月10日至12日,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武威市举办。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武威的文化遗产,对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武威的历史和丝路文化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跨学科的学术解读,推动了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也为武威市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学术支撑。学者们普遍认为,武威是汉朝农耕文化冲出内地走向西域的第一关门,位于丝绸之路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节点,也是河西走廊与欧亚地区建立...
学界曾普遍认为,早期青铜器为夏商中原王朝垄断,由都城统一生产。10月19日,盘龙城联合考古队披露,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系在夏商都城之外首次发现,这一重大发现将改变学界主流观点。 盘龙城遗址自1954年被发现以来,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出土大批青铜器。而青铜器生产在当时属顶尖高科技,这些青铜器在何地生产铸造,是困扰学界的一个谜。 5年前,武汉大学、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等多家单位组成联合考...
中国地大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2.52亿年前,发生了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是什么环境因素导致的呢?10月7日获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地质微生物记录了极端环境事件”分析出了灭绝的环境因素。该成果已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微生物破解海洋大灾难 谢树成介绍,地质微生物因处于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底层而对气候环境变化相当灵敏,可以用来反映地质时期的气候...
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教授宁强日前在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寺考察时,发现一尊约5米多高的站立佛像,佛像具有明显的成年妇女形体特征,宁强认为,这尊佛像应该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为其母所造,与古代文献相吻合。 9月22日,宁强在甘肃武威市南边的天梯山石窟寺考察研究时发现了这尊佛像,该佛像位于一个方形殿堂窟内正壁中央,身体略微前倾,体型饱满厚重,头部已经严重毁损,但身躯保存较为完整。佛像双腿并立,右臂斜下垂,...
以往故宫举办的陶瓷展多为珍贵的古代陶瓷文物,9月13日上午,101件精彩的当代陶瓷艺术品在刚刚化身陶瓷馆的故宫武英殿正式开展。 这批优秀的当代陶瓷艺术品出自一位叫杨学棒的当代陶瓷艺术家。据故宫方面介绍,杨学棒是原文化部优秀文化人才库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本次展览展出其代表性作品101件,以长卷、组画、斗方等形式呈现,其中瓷器15件、瓷画作品86件。展览由“梦里河山...
9月4日,武山县政府公布费家山毛泽东长征宿营地旧址、红一方面军强渡渭河纪念碑、武山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四方面军九十一师师部旧址、山丹漆河党支部旧址、天水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刘坪党支部旧址、全国首例引水上山工程——武山东梁渠7个红色遗址为第四批县保单位,这些红色县保单位的公布,标志着武山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工作进入新的阶段,为更好保护传承红色文化奠定了基础。
渡头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汾市镇渡头村武水河南岸,西距县城13公里,是一处以渡头古城址为中心,并包括了城址周边墓群的古聚落遗址。201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渡头古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和钻探,基本确认古城址年代为汉晋时期。 2017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郴州市文物管理处、临武县文物管理所对渡头古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最大的收获是在城址...
“北有盘龙城,南有楚王陵。”武汉考古界“双星闪耀”。8月21日,记者从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获悉,目前新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完成主体建设,计划年底前对外开放。 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距今3500年,是为武汉城市之根。城址使用约300年后,在殷墟早期衰落。遗址于1954年发现,1988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列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非常遗憾,历时一年的考古挖掘并没有找到先人的骨骸,但大批出土的较精美的器物还是能让我们看到从汉代到西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的生活,他们之中既有较富裕的平民,也有尚武的武士。”昨天,宁波市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永宁这样告诉记者。从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李永宁先后带队对奉化尚桥中心粮库和甬台温铁路火车站通站道路进行了历时一年的抢救性考古挖掘,昨天,他向记者披露了这次考古的详情。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