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最近大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刚刚落幕,相信很多朋友在为爱情故事落泪的同时,也一定对剧里古代人风俗起居、服饰礼仪考究以及当朝人文风物颇感兴趣。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大家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绝妙和雅致,本周末,杭州手工艺活态馆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美绝伦的文化艺术盛宴——“宋代生活四雅——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艺术展”。活动期间,手工艺活态馆还邀请专业老师,现场为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纸张应运而生,麻纸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在沁源县中峪乡渣滩村一户农家小院,一位黝黑精瘦的老人正熟练地用竹帘在浆水里来回打捞着,不一会儿,竹帘上便均匀覆满了一层麻浆,原来这是在造纸。 近日,山西晚报记者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渣滩村独家探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亲眼见到传说中的造纸术。距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至今已近两千年,但一脉相承的制造工艺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山...
料器、漆器、烙画、苗绣、传统毛猴……潘家园第十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交易博览会昨天开幕,十余种工艺品参展。 潘家园旧货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非遗展会汇集了不少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包含料器、漆器、泥人、烙画、紫砂壶、苗绣、传统毛猴等数十种工艺艺术品。 手工制作的蝈蝈。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市民参观展出的内画。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非遗...
为期5天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手工艺术展览4日在洛杉矶的中华艺术宫开幕,葫芦烙画、剪纸、丝绸画、泥塑等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以及中国书画作品吸引众多参观者。 世界手工协会名誉会长陈元綵说,希望通过举办这一展览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 洛杉矶当地电影导演沙米勒·厄法尼安告诉新华社记者,自己正在拍摄一部与中国有关的电影,希望通过观展汲取灵感。 美籍华人书画...
“要让祖母传下来的手艺继续流传下去,一方面要让更多的人学会技艺,另一方面还要增加新的内容,这样制作的刺绣和饰品才有生命力。”从小跟祖母学习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和手工饰品制作的吴茵毕丽克日前如是告诉中新社记者。 吴茵毕丽克是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小有名气的巧手绣娘,她先后跟随祖母和婆婆学习蒙古族刺绣手艺。自2003年起,她将从小“爱好”变成了此后的事业,还将刺绣和饰品制作技艺传授给当地五六...
当下手工器物的创作和市场所表现出的最为热门和突出的特征是以情怀的名义进行营销。所谓情怀营销,一般是指带有个人化色彩的理想主义价值观念,而这往往是大众内心最敏感最柔软的触点,或者以套用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代典故、外来文化为主要元素的气氛营造,以一种抒情式的文案为表现方式,标榜“梦想”、“奋斗”、“自由”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存状态、“侘寂之美”的禅文化等一系列触及内心又大而化之的概念,以期产...
8月4日,驻印度使馆妇女小组组长兼阳光学校校长江亦丽博士带领妇女小组成员及阳光学校学生30余人参观印国家手工艺品博物馆。 博物馆收藏有3万多件来自印不同邦区的传统艺术品、手工制品和纺织品。展室被设计成普通农家,使整间博物馆呈现为印古老的聚居“村落”。徜徉于其间,可以直观体验印生机盎然的传统民间艺术。大家兴致勃勃地欣赏了风格各异的金属餐具、木雕、绘画、神像、陶土人物及精美织物,如同在...
创博会的“纸美东方风雅礼韵”作品展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作为造纸术的起源国,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追求代表中华民族的生活美学,恢复古法造纸,探索礼纸于生活美学的无限可能。如何通过“创意设计”赋予“纸”全新的美学价值,让纸从平面转化为立体,让纸产生生命力,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多人都早已“在路上”。 在艺术与生活中寻找新生 2016年清华大学...
继郑韩故城东北角城墙遗址公园、裴度公园后,近日,记者从新郑市旅游文物部门获悉,该市将于下半年开建郑韩故城大吴楼手工作坊遗址公园,通过遗址公园的建设,不仅可以让群众有游玩的好去处,还能为群众讲好遗址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提升文化自信。 大吴楼手工作坊遗址位于郑韩故城东城的东部,为春秋战国时期进行铸铜和制陶手工业生产的一处重要遗址。在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的《郑韩故城遗址保护规划》中,将大吴楼手工...
贵州省榕江县乌吉苗寨村民在刺绣。新华社发 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在苗妹传习基地开展刺绣培训。粟周榕摄/光明图片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湾水镇洪溪村的女银匠杨昌兰(右)向家中老人学习传统银饰图案。新华社发 贵州省丹寨县的一名绣娘参加蜡染比赛。新华社发 到贵州旅游,除了感受清秀旖旎的自然山水、热情淳朴的少数民族风情,兴许还能收获一些精巧别致的手工艺品。...
鲁班的传说自古以来家喻户晓。鲁班不仅是大工匠的典型,而且早已成为神匠鬼工的祖师爷了。《述异记》里有一则短小的传说,说鲁班制作的一只大石龟夏天能游到海里去,冬天可返回到山上。从这则传说看,鲁班是一个奇巧的石匠。这就难怪民间石匠、木匠都尊奉鲁班为本行业的祖师了。旧时木匠作坊为鲁班年年办“社”,纪念庆贺,民间谚语中以“班门弄斧”而誉鲁班之绝巧,都说明了技工在历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实际...
3月17日至21日,由江苏省海外联谊会、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主办,徐州市海外联谊会牵头组织,邳州市、新沂市、贾汪区、鼓楼区、云龙区等海外联谊会共同承办的“苏韵汉风——徐州民间手工艺(非遗)展”,在香港江苏社团总会永久会址成功举办。 本次展览特别邀请了新沂市合沟镇剪纸大师王桂英等五位非遗传承人到现场,展示展演“香包”“剪纸”“泥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幕式剪彩的剪纸作品出自王桂英之手。它的主...
人物素描 杨利君,38岁,中共党员,党龄5年。2000年参加工作,曾是一名语文教师,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009年10月,杨利君到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如今是该中心主任。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多年,温婉尔雅的杨利君有双犀利的眼睛和敏锐的鼻子,一些有价值的,即将消失的传统技艺在她的发现和争取下,申报成了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故事背景 上月,渝中...
近日,在重庆云阳篝火美食节上,一名手艺人引来众人围观。展台上,游龙、彩凤、孔雀等糖画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曲折有致的线条,细若游丝,却也显得硬朗、坚挺,风骨棱棱,颇有些铁画的意趣。而那别致、大胆的造型,更能让人联想到国画中的大写意,甚至有种现代派绘画的情味。 这名手艺人叫向星,高阳人,是云阳糖画第四代继承人。1927年,他的祖上向大现在当时的盐茶古道结识了走街串巷的糖画艺人刘师傅,他将自己的手...
12月24日下午,“嘉禾印象——我眼中的十二生肖”手工艺大赛作品展示活动在嘉兴博物馆成功举办。获奖选手及指导老师等近200人参与了活动。 “嘉禾印象——我眼中的十二生肖”手工艺大赛的开展,旨在以博物馆中所藏文物激发灵感,融合嘉兴地方元素创作“十二生肖”, 通过手工艺这一载体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博物馆。大赛于5月14日正式启动, 历时近半年,共有32所学校(单位)的300余人次参与。大赛收到作品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